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此图为后配图,图片来自网络,使用时未发现该图片的版权登记。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只有课后不复习取得的优异成绩才能证明我才智超绝
--自恋者的证明难题
T先生今年38岁,游戏年龄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从表面上,因为打游戏,他无法完成学业,勉强读了一个自考专科;因为打游戏,他的工作非常糟糕,因为他长期翘班去打游戏。而正是这一点,他来求助,他很担心被单位开除却无法控制自己不去打游戏。对于非富二代、官二代的他来 说,意味着他将失去饭碗;因为他打游戏,他到三十岁时都还没有正经耍过一次朋友;而正式耍朋友,是在他接受长程咨询三年多之后才开始。因为打游戏,除了父母他没有任何朋友,而长期在孤独中煎熬……
(当然自恋人格障碍患者,会有无数的问题。限于主题,这篇文章只涉及其中很少一部分)
回顾他打游戏的历史。
最早其实并不是游戏本身吸引了他,游戏没有那么大的魔力。
T先生的父亲也是一位自恋者。他把自己的自恋投射到T先生身上,要求T先生应该而且必须是他们家族当中最优秀的一位。
毫无疑问,儿子的这束优秀之光是映射在父亲脸上的。
T先生接受并认同了父亲的期望,所以优秀就变成了他的任务。
怎么变得优秀呢?在学生时代,当然学习就是出彩的地方。不过,取得优异成绩并不能满足自恋患者伟大,傲于众人的优秀要求。因为小学学习实在是很简单,大多数孩子都可以取得优秀的成绩。
所以,T先生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优秀任务。别的同学可以取得好的成绩,但来源于他们的辛苦学习。不仅上课,下课后要完成作业,要复习、预习,背诵。如果他只是上课听一下,而下课后不需要像他们一样辛苦学习,而还可以考得跟他们一样好甚至更好,不是就能证明他才智超绝吗?
所以,T先生从小学开始,就坚持只听课,课后不做作业、不复习、不预习,不背诵。而只是临考前突击复习一下,这样来证明自己比其他孩子优秀。
可想而知,这个方法一定不能持久。因为所谓伟大的优秀,只是T先生的自恋幻想,并不是一个事实。所以,这个方法在小学高年级,学习难度增加后就不太管用了。T先生其实也知道这一点。
当然,这种知道是分裂的。而这种分裂,我们可以理解为他人格的一部分,知道他不是伟大的优秀者;但人格的另外一部分,还是坚信他是伟大的优秀者。
那么,人格的现实部分,知道他不是伟大的优秀者,知道他并非过目不忘。才智超群这部分,如何去满足人格另外一部分,满足他伟大的优秀者的自恋幻想呢?

(此图为后配图,图片来自网络,使用时未发现该图片的版权登记。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那么必须找一个背锅侠。所以,T先生开始打游戏了。并且,恰好是在他以前临考前复习那几天彻夜不眠地打游戏。
这下,面对不佳的考试成绩。T先生的自我有了一个背锅侠,其实我还是伟大的优秀的,只是因为我打了游戏,如果不打游戏……
行文至此,我们知道游戏对他有多么重要的功能了。成绩不好,游戏;工作不好,游戏;人际关系不好,游戏;没有女友、游戏;如果没有游戏,他应该是多么地优秀,伟大的优秀……
其实,他最害怕的是,如果没有了游戏这个背锅侠的保护,他真正去面对了他的人生,发现他并不是那么优秀,怎么办?
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访者为何一边来找心理医生,一边却拼命保护症状了(专业术语叫治疗阻抗)。因为症状都是有功能的,离开了这个症状,可能内心的冲突会更加严重,甚至离开了症状的保护,自我会崩溃;更严重的,会退行到精神病的状态;
因此,有经验的心理医生一般不会轻易地去触及来访者的症状。那些喜欢打包票,宣称包治疗好你的多半是江湖骗子。有经验的心理医生,也绝不会把来访者自我改变的责任包揽在自己身上。虽然,这可能会让来访者失望。
最有趣的是,这类把戏--通过课后不做作业而取得好成绩证明自己才智超群,不仅仅是T先生在玩。我在无数的自恋患者身上发现了同样的把戏。这大约是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同样的文化当中。
区别只在于,对这个证明难题的防御方式不同。T先生比较聪明,找到了背锅侠--游戏,游戏本身可以带给他快乐,所以痛苦还不算很深;有些是逃避,通过拒绝现实,逃避到幻想当中生活,给人的感觉就是自闭了;有些是投射到外部,老师、学校如何如何不好;有些没有找到任何防卫方式,直接崩溃,崩溃的结果,或者自杀,或者住院……
这个把戏必须带来的证明难题,就像飞蛾扑火,又像一口沸油翻滚的大锅,让自恋患者前仆后继,在里面煎熬,痛苦挣扎。

你身边有人有这样的证明难题吗?
-*-*-*-*-*-*-*-*-*-*-*-*-*-*-*-*-*-*-*-*-*-*-*-*-*-*-*-*-*-*-*-*-*-*-
扩展阅读:
百度百科:
自恋型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复杂人格障碍,基本特征是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自相矛盾的是,在这种自大之下,自恋者往往长期体验着一种脆弱的低自尊,只是由于自恋者的自大总是无处不在,使我们更倾向于将其非人化看待。在实际中,他们稍不如意,就又体会到自我无价值感。他们幻想自己很有成就,自己拥有权力、聪明和美貌,遇到比他们更成功的人就产生强烈嫉妒心。他们的自尊很脆弱,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要求别人持续的注意和赞美;对批评则感到内心的愤怒和羞辱,但外表以冷淡和无动于衷的反应来掩饰。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细微感情,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感性,因此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这种人常有特权感,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其友谊多是从利益出发的。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常有普遍性的人际关系;他们的抑郁情绪、人际困难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可能影响工作。但另一方面,他们对功利的追逐也可能使他们获得较高的工作成就。
词条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7%AA%E6%81%8B%E5%9E%8B%E4%BA%BA%E6%A0%BC%E9%9A%9C%E7%A2%8D
-*-*-*-*-*-*-*-*-*-*-*-*-*-*-*-*-*-*-*-*-*-*-*-*-*-*-*-*-*-*-*-*-*-*--*-*-*-*-*-*-*-*-*-*-*-*-*-*-*-*-*-*-*-*-*-
-*-*-*-*-*-*-*-*-*-*-*-*-*-*-*-*-*-*-*-*-*-*-*-*-*-*-*-*-*-*-*-*-*-*--*-*-*-*-*-*-*-*-*-*-*-*-*-*-*-*-*-*-*-*-*-
延伸阅读:
1、被将就;
2、三等公民与“婴儿陛下”的自恋幻想;
3、我不想来咨询 只要你给我一个方法就行了 --略谈心理咨询的技术与关系
-*-*-*-*-*-*-*-*-*-*-*-*-*-*-*-*-*-*-*-*-*-*-*-*-*-*-*-*-*-*-*-*-*-*--*-*-*-*-*-*-*-*-*-*-*-*-*-*-*-*-*-*-*-*-*-
.......................................................................................End.................................................................................
原创文章 转载须注明出处
图片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会立即删除
-*-*-*-*-*-*-*-*-*-*-*-*-*-*-*-*-*-*-*-*-*-*-*-*-*-*-*-*-*-*-*-*-*-*--*-*-*-*-*-*-*-*-*-*-*-*-*-*-*-*-*-*-*-*-*-
如果孤单迷茫黄手帕愿伴你成长
如果需要帮助,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我:
·电话:023-89009815
·邮箱:865273090@qq.com
·QQ:865273090
·网址:www.hspxl.cn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微信公众号:黄手帕心旅
-*-*-*-*-*-*-*-*-*-*-*-*-*-*-*-*-*-*-*-*-*-*-*-*-*-*-*-*-*-*-*-*-*-*-
重庆心理咨询-重庆心理医生-重庆抑郁咨询-重庆焦虑咨询-重庆强迫咨询-重庆情感咨询-重庆夫妻咨询-重庆青少年咨询-重庆家庭咨询-重庆性心理咨询-重庆人格障碍咨询-重庆人际关系咨询-心理咨询师-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了解更多可以关注黄手帕老师个人公众订阅号:黄手帕心理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更多好文等您分享!!!
咨询师黄手帕简介: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毕业,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在职研究生;2002年获得重庆市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重庆市心理学会会员,重庆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高级签约咨询师;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办者;职业心理咨询师。
心理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参加过精神分析、认知行为、存在人本、催眠、意向对话、沙盘、箱庭、正念、叙事、短程焦点、萨提亚两性关系、NLP、EAP,团体辅导、团体心理治疗、同性恋等各种专业培训。
接受个人体验一百余小时,接受各学派、各种类型的专业督导300余小时。
在十余年万余小时的个案咨询中,以心理动力学为主导,整合所学各个流派的理论与技术,结合人生经验和工作经验,形成了自己相对成熟的咨询风格。
工作理念: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陪伴和帮助来访者去经历解除心理痛苦的过程,获得成长,享受人生。
咨询专业领域:自杀危机干预,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疑病等各种情绪障碍,神经症、人格偏移(边缘、自恋、依赖、回避、分裂样等)长程心理咨询;失眠/心理创伤/居丧/人际关系问题/各种适应障碍/亲子关系/情感婚姻/发展性危机/同性伴侣问题/同性恋自我发展问题/性心理问题咨询等。
工作感悟:
心理咨询需要把我们的内心贡献出来为来访者工作,因此修炼自己的人格和学习一样,是从事这个职业所需要的永远止境的成长,感谢来访者愿意与我们一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