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顶部图片
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成长心理/广泛社会适应问题/应激不适/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创伤/人际交往/亲子关系/情感婚姻家庭/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性取向问题/性心理问题/性格偏移等,心理顾问与心理测评服务。
为对来访者负责,对本所不适合或不匹配的,我们将负责为其提供转介服务。 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工作坊、企事业单位EAP服务。
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邮箱: 865273090@qq.com
电话: 023-89009815(7×12热线,9:00-21:00)
微信公众号:hspxl
网址: www.hspxl.cn
地址: (公司咨询部)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 (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我们知道,有时要把自己的心灵交付到心理咨询中,需要莫大的勇气。在徘徊犹豫的时候,加入我们的群为您与我们保持了一个合适的舒适距离。

史蒂芬平克:利他

时间:2019-03-30 16:51 点击:


              我们最强烈的情绪并非缘于风景、蜘蛛、蟑螂或沙漠,而是缘于其他人。一些情感,如生气,让我们想伤害别人;另一些情感,如爱、同情和感激,却让我们想帮助别人。若要理解这些情感,首先要理解为什么生物体该被设计为相互帮助或者相互伤害。
看过一些大自然纪录片后,你可能会相信,狼吃掉衰老孱弱的鹿会保持整个鹿群的健康,旅鼠自杀是为了整个群体免于饿死,或者雄鹿彼此冲撞争夺繁殖权是为了让最健硕的雄鹿将种群持久延续下去。这种假设——动物的行为是为了生态系统整体或整个物种的利益,似乎遵循了达尔文的理论。如果曾有10种旅鼠,其中9种因滥食而使得整个种群最终因饥饿而灭绝,还剩最后一种旅鼠,它们中的一些个体会牺牲自己以使其他旅鼠存活下来,那么第10种旅鼠便会幸存下来,因此,如今的旅鼠便愿意做出终极牺牲。这种信念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每个曾探讨过社会情感的心理学家都曾论述过其对整个群体的好处。

        当人们说动物的行为是为了群体的利益时,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个假设实际上严重背离了达尔文主义,而且几乎肯定是错的。达尔文写道:“自然选择绝不会在一个生物体中产生任何一种对该生物体有害而不是有利的结构,因为自然选择的作用只是根据并且为了每个个体的利益。”只有在每个群体都能履行一个协议并保证其所有成员都保持无私的条件下,自然选择才会选择这个具有无私成员的群体。但如果没有相关协议的执行,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一个变异或者外来的旅鼠作如是想:“去他的吧!我会让所有其他旅鼠都去跳悬崖,然后独自享用它们剩下的食物。”这只自私的旅鼠会收获其他旅鼠无私的回报,而自己无须支付任何成本。凭借这一优势,它的后裔会迅速占据整个群体,尽管整个群体的利益在不断恶化。这就是任何自我牺牲者的最终命运。自然选择是不同复制体相对成功的累积性效应。这意味着,它选择了可以最好地复制自身的复制体,也就是,自私的复制体。
自然选择适应使复制体受益,这一无可避免的事实最初由生物学家乔治·威廉姆斯提出,后来由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进行了详细阐述。几乎所有的演化生物学家现在都接受了这一观点,尽管对其他一些问题尚有争议。群体之间进行选择在纸面上是可能的,但绝大多数生物学家都怀疑,那种使其得以发生的特殊环境在真实世界中能否被找到。在生命之树的分支之间进行选择是可能的,但那与生物体是否被设计为无私的毫无干系。动物个体绝不会在乎自己的群体、物种或生态系统发生了什么。狼捉住年老衰弱的鹿是因为它们是最容易被捉住的。饥饿的旅鼠出发去寻找更好的觅食区域时会碰巧跌落或淹死,并非自杀。雄鹿彼此冲撞是因为各自都想产仔,但当失败不可避免时会有一只主动撤退,这或许只是一种策略,这种策略在应对采取同样策略的对手时一般都会奏效。彼此争斗的雄性对于群体来说是一种浪费——确实,当雄性构成了种群的一半时,它们通常都是浪费,因为仅有少量的种马就可以繁殖下一代而无须吃掉一半的食物。

        生物学家常常将这种行为描述成自利的,但导致这种行为的是脑的活动,特别是负责情绪和其他情感的脑回路的活动。动物表现得自私是因为它们的情绪回路就是如此连接与设定的。我饱胀的胃、我的温暖、我的性高潮,对我来说要比对你来说感觉更好,我想要我的快乐,我也会去寻求我的快乐,而不是你的。当然,一个动物不能直接感受到另一个动物的胃,但它可以通过观察后者的行为而间接地感受到。所以,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心理学事实:动物通常不会将其他动物可观察到的幸福作为它们自己的愉悦。而一个更有意思的事实是,它们有时也会那样。
之前我说过,自然选择选中的是自私的复制体,因此如果生物体是复制体,那么所有的生物体都应当是自私的。但生物体并没有得到复制。当你的父母拥有你时,他们并没有复制自身,因为你和你的父母中的任何一位都不完全相同。构成你的草图——你的基因组,与构成他们的草图并不相同。他们的基因是在被搅乱之后,随机抽样制成了精子和卵子,然后在受精时彼此组合,从而创造出不同于他们的新的基因组合和新的生物体。实际上唯一被复制的东西是基因和基因片断,它们的复制生成了你,而你又会将它们中的一部分再传递给你的孩子,以此类推。事实上,即使你的母亲克隆了自己,她也不能得以复制,而只是她的基因被复制了。那是因为,她生命中所经历的任何变化——断了的手指,文了的文身,穿刺了的鼻翼等都没有传递给你。你所能继承的唯一变化是长成了你的卵子中的一个基因的变异。基因,而非身体,得以被复制,这就意味着,基因,而非身体,才应当是自私的。
 
            当然,DNA是没有感觉的:“自私”意味着“行为方式使得自己的复制更加有可能”。基因在一个有脑的动物中所做的就是连线设定其大脑,这样,这个动物所感受到的快乐和痛苦能使它的行为方式导致更多的基因复制。这常常意味着,动物会享受那种能令它生存和繁衍的状态。饱腹的肚子令动物满足,因为饱腹的肚子能使动物继续活着、移动和繁殖,这带来了更多的基因复制,而更多的基因复制构建了对饱腹的肚子感到满足的大脑。
通过构建一个觉得“吃”有意思的脑,基因有助于传播自己埋藏在动物性腺的复制体。当然,真正有助于构建大脑的DNA并不是自己传递到卵子或精子里的,只不过是性腺内的基因复制体传递了过去。但这里有一个重要的转折:动物性腺里的基因并不是构建大脑的基因唯一存在的复制体,它们只是帮助构建大脑的基因进行复制的最便利的复制体。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能够进行复制的复制体本身就是合理的目标,只要它能够被识别出来并能够采取步骤帮助自己复制。努力复制位于其他动物性腺中的自己的复制体的基因所做的,可以和努力复制位于自己性腺中的自己的复制体的基因所做的完全相同。就基因而言,复制体就是复制体,而与它究竟位于哪个动物体中并无关系。对于构建大脑的基因,动物性腺唯一特别的地方只是基因的复制体将确定能在哪些性腺中被找到(这种确定性源于动物体内的细胞是基因的克隆这一事实)。这就是为什么构建大脑的基因会令动物如此之享受它们自己的幸福的原因。如果基因能够构建一个可以分辨出自己的复制体是否位于其他动物体的性腺中的大脑,那么它会令大脑体享受其他动物的幸福,并使其行为方式增加其他动物的利益福祉。

              何时一个动物中的基因复制体同时也位于另一个动物体中呢?当动物们彼此相关时。在绝大多数动物中,一方父母的所有基因会有一个复制体位于其后代体内这有一半的概率,因为子女从每方父母中均得到一半的基因。还有一半的概率,一个基因会位于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体中,因为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从同样的父母那里继承了他们的基因。还有1/8的概率一个基因会位于一个一级堂表亲的体内,以此类推。如果一个基因能够建造出一种头脑,让拥有这种头脑的人会对自己的亲戚们伸出援手,那么它就等同于在以一种间接的方式帮助了自己。生物学家威廉·汉密尔顿
指出,如果对亲戚的益处乘以基因共享的概率超过了该动物付出的成本,基因就会在总体内得到传播扩散。汉密尔顿发展了一个观点并将之加以理论形式化,这个观点之前也曾被其他一些生物学家用作戏谑之语,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生物学家J.B.S.哈丁(J.B.S.Haldane)的俏皮话了。当有人问哈丁是否愿意为了他的一个兄弟而放弃自己的生命时,他回答说:“不。但为了两个兄弟或者8个姑表亲或姨表亲就可以。”
当动物的行为以自己受损为代价而使另一个动物受益时,生物学家便将这称作利他行为。当利他行为得以演化,因为利他者与受益者相关,从而使导致利他行为的基因令自己受益时,生物学家称之为亲属选择。但当我们认真研究动物如此行为的心理后,我们可以给这种现象另起一个名字:爱。
爱的本质是为他人的幸福而感到高兴、为他人受伤而感到痛苦。这些感受激发了使被爱者受益的行为,如抚育、喂养和保护。我们现在理解了为什么许多动物(包括人)爱他们的孩子、父母、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女)、兄弟姐妹、姑姑阿姨、叔伯舅舅、侄子外甥、侄女外甥女和姑(姨)表兄弟姐妹:人们帮助亲戚等同于在基因上帮助自己。为爱做出的牺牲是由相关程度来控制的:人们为孩子会比为他们的侄子侄女做出更多的牺牲。这种牺牲还由受益人的预期繁殖生命来调节:父母为子女比子女为父母牺牲得更多,因为子女还有更长的预期生命。他们还由受益人自己对爱的感受来调整。人们爱他们的祖母不是因为预期他们的祖母会生育,而是因为他们的祖母爱他们,爱其他的家庭成员。也就是说,你帮助那些喜欢帮助你和帮助你的亲戚的人。这也是为什么男人和女人会坠入爱河的原因。我的孩子的另一位父母和我具有同样对孩子的遗传利害关系,所以对其有好处的对我也有好处。

          许多人认为自私的基因这一理论说的是“动物努力传播它们的基因”。这既不符合事实,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也是错的。动物,包括绝大多数人,对遗传学一无所知,也不关心。人们爱自己的孩子不是因为他们想传播自己的基因(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而是因为他们禁不住这样做。这种爱使他们努力为孩子提供温暖、养育和安全。自私不是人的真实动机,而是构建人的基因的隐喻化动机。基因通过设定动物的大脑来“努力”传播扩散自己,所以动物爱它们的亲属,努力为它们提供温暖、养育和安全。
这种混淆是由于将人的基因当作他们真实的自我,把基因的动机当作人最深刻、最真实的无意识动机造成的。这样就很容易得出愤世嫉俗且不正确的道德观,认为所有的爱都是虚伪的。这混淆了人的真实动机和基因的隐喻化动机。基因不是木偶大师。它们设置完大脑和身体,然后就撒手不管了。它们生活在另一个平行却不相干的宇宙中,散布于躯体之间,沿用着它们自己的规律与进程。

           大多数对利他主义生物学的讨论实际上并不是真的与利他主义的生物学有关。我们很容易就会明白,为什么自然纪录片出于值得称道的动物保护主义的道德标准,大力宣传动物行为是从其种群的利益出发,其潜台词就是:别痛恨刚刚吃了小鹿班比的狼,它的行为只是出于更高层次的善。另一个潜台词是,保护环境自有大自然的方式,我们人类改善好自己的行为就行了。与此相反的自私的基因理论受到严厉抨击是出于一种恐惧,即害怕这个理论会证明电影《华尔街》(Wall Street)中投资家高登·盖克的哲学——贪婪好、贪婪管用,贪婪是正当合理的。于是,又有一些人相信自私的基因理论,但敦促我们面对这样一个令人难过的事实:特蕾莎修女打心底里是自私的。
我认为,道德科学对道德并不好,对科学也很糟糕。无论生物学学术期刊上刊登了什么,在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铺上水泥路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高登·盖克是坏人,特蕾莎修女是好人。但我估计只有人类在知道自己由什么构成时,才会感到战栗。因此,我这里提出一个对自私基因更积极的诠释方式。
身体是同理心最终的障碍。我怎么也不能像你一样感受到你牙疼时的那种痛感。但基因并没有被囚禁在身体内,相同的基因同时生活在许多家庭成员的身体里。分散的基因副本借助情绪控制身体并彼此相互联系。爱、热情和同理心是连接不同身体内基因的无形纤维。这些情感是我们对他人牙疼最接近的感受。当父母希望他们能代替自己的孩子做手术时,使他具有如此最无私的情感的不是他所属的物种、群体或他的身体,而是他自私的基因。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分隔线----------------------------
版权所有 重庆心理咨询|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2010-2021  渝ICP备14009647号-1
电话:023-89009815(7×24热线) 地址:(公司咨询部)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网址:www.hspxl.cn 邮箱:865273090@qq.com
 公安备案编号:50011202000749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