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此图为后配图,图片来自网络,使用时未发现该图片的版权登记。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安全稳固的依附关系是治疗的关键 几天的工作坊下来,无论是人格魅力还是教学,早逾花甲之年的南希对在场的每一位咨询师都构成了相当的吸引力。这位卓越的女性心理学家,曾是大名鼎鼎的西方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奥托.克恩伯格的学生和同事,她也曾任美国精神分析学会主席。作为一名女性,在西方心理学界,能担任这一职位的人并不多,依靠40多年的受训背景和临床心理治疗实践,她所著的三本极具影响力的作品:《精神分析案例解析》、《精神分析治疗》、《精神分析诊断》已被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心理学界翻译和出版。当她真正站在你面前时,你真的难以想象,她这样一位娇小而漂亮的女性,不知是以何种的智慧做到了这点,要知道,在精神分析学领域,男性的优势要远远超越于女性。 3月的杭州春寒料峭,但这并不妨碍她爱上这座还尚存有原始生态气息的城市,她的行程短暂而密集,但教学的信息量却宏大而有条不紊。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师,她并不给人以生硬和刻板的距离,这与很多国内使用这一取向的治疗师大不一样。她开诚布公地宣布:心理治疗之所以能取得进展的秘密,“并不在于使用的技术,而在于治疗师与来访者所建立的安全稳固的依附关系。”她是想强调,在今天这个极具竞争力,人与人之间被忽略,人与人之间早已丧失信任的现实环境中,引发心理问题的社会缘由,很多层面是出于个体间的冷漠互动,而这一情形的形成,从很多人的一出生就已经开始。她说,虽然人人都渴望爱与被爱,但实际的情况是,“我们从生命的初期就未被构建起这样的心里动力。” 受益于克恩伯格,这位西方杰出的精神分析整合论大师思想的影响,南希的心理治疗观中也参杂着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关怀。她特别强调持续的童年创伤和来不及处理的丧失,对于一个人在其人格建构过程中所产生的破坏性主导力量。 作为一名受训严格的西方精神分析师,她并不介意将“抱持”这个极具人本的治愈概念引入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咨询关系中,在我看来,对于国内精神动力取向的心理治疗师,这是极具启发意义的。 治疗是人与人面对的艺术 在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发展到后期,出现了像梅兰妮.克莱因、费尔贝恩、海因兹.科胡特、温尼考特等专注于研究母婴关系、主体间性的自体、客体心理学家,以及更具整合理论意义的精神分析学家奥托.克恩伯格,绝不是心理学界的偶然事件,这些西方杰出的心理学家,对于工业时代、后工业机械复制时代人类心理学的关注视野,已经从弗洛依德时代“性禁忌”单向度笼罩下的心理范式研究中奋勇挣脱出来,将目光投向除去性与攻击本能外的,更为生动多元的有关人的内在驱动力的研究。也不能不承认,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以及现象学理论的高度发展,在很多隐性的层面也浓重地影响着后期精神分析学各个流派研究领域的成果,我从很多西方心理学家有关临床治疗技术的阐释著述中,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 南希正是在以上心理学、社会学和哲学背景影响下脱颖而出的精神分析师。尽管她在课堂里一直强调自己是受训严格的经典精神分析师,但从她的作品和教学中,无论如何我都强烈地感受到她更为存在和人本的心理学理念。 我猜,这大概也源于她40年来总是面对来访者的结果。今天的心理治疗不可能再完全重现弗洛伊德时代,那种躺在躺椅上的治疗模型。现代社会,工业扩张抹去农耕时代田园般的诗意恬静,人与人被迫穿行在冷酷的水泥丛林中,虽然比肩接踵却生硬陌生,在此情形下,有勇气挺进心理治疗师的人们也许更渴望能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感受到被重视与关怀。在这样的心理需要中,治疗师作为心灵动力的推手(这一特殊职业),他们对于人的接纳程度,以及对于人的生存困境的理解,大约是要远远超越于仅就职业能指所理解的范畴吧。 谁知道呢,南希在教学中所传递的临床治疗技术总是让人心生感动和惊叹,她那样细腻,可以关注到每一位来访者细微的叹息和表情变化,这些都促使她体察和总结更为有效的治疗策略。她毫不保留地将这些经验传递给治疗师,她看到台下那些渴慕和疑惑的神情,她告诉他们,今天的心理治疗在摆脱纯粹医学的桎梏后,成为人与人如何面对的艺术。 她也有失落的时刻,“有时候并不是所有的心理症状都可以被治愈,”她说,“但一个治疗师可以尝试努力去唤醒来访者对待自己病症的动力和勇气。” 为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阅读,在这次访谈中,我只能滤去南希很多专业的论述,而尽量择取那些对非心理学专业的人来说也能明晓和有启发的观点,并以片段书写的方式展示给阅读到它的人们。心理学的含义,除了治疗,更是个体真实、客观存在这一事实,就这一点来说,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心理学意义本身呢。 专访:忽视,是对一个人最大的伤害 华商报:这次来中国,印像最深的什么? 南希:杭州这个城市很美,保留了很多原始生态的风景,我也很喜欢这里的美食。我感受到一群热诚的人们,他们来自心理学各个领域,能在这个工作坊和这么多人一起分享我在临床心理治疗实践中累积的很多经验,我非常的开心。 华商报:我注意到,在您这几天的教学中,您一直在强调一个人对于现实环境“适应不良”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对大多数人来说,“适应不良”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南希:我对社会心理学领域涉足不深,我研究的深度主要是精神病学领域,我试着做一些解释。在这里,“适应不良”主要是指人们与外界关系所形成的依附模式是否是安全型的。当然,发展出安全型的关系模式的基础,主要取决于生命早期这个人与父母之间形成了怎样的依附关系。比如在西方,60%的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是安全依附型的。这预示着这些生命早期与父母有安全依附关系的人长大后,与周围环境的相处关系也会是比较健康的方式,但如果生命早期不具有这样的经历,成人后,这个人与环境的关系就可能是“适应不良的”,他可能会发展出焦虑、抑郁、强迫、逃避等很多神经症的特征,“适应不良”主要是指这些神经症的反应。 华商报:在心理学很多人都越来越清楚,早期经历,尤其是父母养育儿童的方式,对构建一个人的健康人格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你看来,在这个抚养的过程中,哪些因素又必须是特别值得被父母高度重视。 南希:当我们分析很多神经症的病因和精神病性的发作时,我们不难看到童年的创伤事件和丧失事件对一个人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但作为父母却是很难看到这一点,儿童会经常被忽视在这些事件里,我想,家庭对儿童的最大的伤害莫过于,对儿童遭受创伤和丧失事件后所采取的漠不关心和冷漠的态度,这会直接导致一个人从此不再相信他自己的知觉和感受,也就是说,他不会再相信他可以是他身体的主人,他无法再去感受爱,所以,未来他也不会和周围的环境发生真正的关系,他所能发展出的只有敏感、警惕、恐惧、不安全等这些原始的防御机制。 华商报:家庭如何才能知道某一个事件对于儿童是极具伤害和重要的? 南希:情绪,当一个儿童有强烈的情绪表达时,在当下的那个时刻,他们必须是被父母重视的。但很遗憾,往往这个时候,儿童却备受父母的忽视,因为他们有可能被父母指责:“你有情绪是不对的”“你不能愤怒”“好孩子是不能哭的”等等,父母持续性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儿童,会导致一个儿童在内在无法形成关于他自己的概念,也无法将现实中的父母内化为一个好的过渡性的客体,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人,无法构建健康的人格机制。当然最严重的是明显遭受到外在强烈事件伤害的儿童(尤其是性侵),他们希望父母能倾听到他们的内在声音,但往往这样的儿童遭受父母的贬低和忽视又是最严重的。 华商报:如果父母自己的幼年也经历过他们自己父母这样的对待方式,他们也很容易沿用这样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南希:是的,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关于创伤事件存在“代际传递”的现象,我知道有些心理学家正在做这个领域的研究,这的确是一个需要被人们关注的问题,社会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提醒人们这个事实的存在。 华商报:您怎么看待,现代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既想亲近又保持疏离”的复杂人际关系? 南希:我想我只能从人格结构上理解这个问题。“亲近/疏离”是人格的对偶主题,它呈现的是分裂样的人格特征。大多数人都可能会有这样轻度分裂的倾向:一方面我们渴望创造信赖的关系,而另一方面我们内在又有强烈的提醒自己不能信赖他人的声音。如果这个对偶主题反应过度就是一种病理性的症状,它是早期“累积性创伤”的结果。比如在一个家庭,父母要求孩子过早独立,或者家庭的控制和干涉过度严苛,都会导致发展出这种分裂样的人格特质,这种人格特质的核心是害怕去爱(亲密)而不是恨。生活中那些很难发展出持久、信赖亲密关系的人都与这个人格特质有关。 关于作者 一岩,资深心理咨询师,儿童沙盘游戏治疗师,华商报《诊心室》栏目主持、心理学专栏作家。 重庆心理咨询 重庆心理医生 重庆抑郁咨询 重庆焦虑咨询 重庆夫妻咨询 重庆家庭咨询 重庆情感咨询 重庆强迫咨询 重庆黄手帕心理 重庆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师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hspxl.cn 微信公众号:hspxl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
- 无明变有明 不可控变可控 ——自残的动力学之一 -2024-06-24
- 我疼故我在 ——自虐、自残的动力学之二 -2024-06-24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 -2024-06-24
- 落发焦虑与金刚不坏的自恋之身--现实之光刺破幻 -2024-07-07
-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2024-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