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Julie Fast的朋友由于结肠炎前往医院。当时情况很严重,她直接被送去了急诊室。在回顾了药物史,发现她正在服用抗抑郁剂之后,护士对她说:“你脑子里也就这些东西了。”
当这种情况发生在心理病人身上,人们会说真是太过分了。如前所述,即使是医务人员也会无意识地对病人发出直接的、藐视的回应。
其他人认为嘲笑并无大碍。
作为双相障碍家庭成员的沟通指导者,Fast听过太多人们在工作中被嘲笑的事。一位病人的儿子在蔬果店工作。他患有强迫症,社交技能也很匮乏。当他的症状出现时,同事就会问他:“为啥标签贴得那么整齐?为啥这些标签要排成一排呢?”他们还嘲笑他在精神病院待过。
不过还好大多数人都知道嘲笑心理病人是不适合和愚昧的,甚至是残忍的。
纽约治疗师和分析师F.Diane Barth认为,即使是中性的描述也会由于病人的弱势地位而被曲解。“事实上正确地评价罹患情绪问题的人是很困难的。”
这就是为什么学会对心理病人怎么说话非常重要的原因。双相障碍畅销书作者Fast相信,会帮助精神病人并不是先天属性,而是后天学习得来的。
那么非友善的回应是如何形成的?根据临床心理学家Ryan Howes的观点:“造成这种不友善是因为人们将心理疾病当作是情绪上的弱点,是可以通过朴素的建议而改善的,人们将心理疾病弱化成现实中可以抵御的困境。”
1.“你要忙起来,转移注意力。”
Howes说道:“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转移注意力并不能对他们起哪怕一点点的作用。”通过各种方式转移注意力之后,问题还是摆在那里,并没有得到解决。“忽视问题,并不会使问题消失。”
2.“你不想好了吗?”
对于心理健康专题博主Therese Borchard来说,这句话太伤人了。即使说话的人没有恶意,这话杀伤力还是太强了。“这句话暗含了我故意生病、不愿或者懒得去追求健康生活的意思。”
3.“改变你的态度。”
改变观点可能是有用的,但这并不能治愈多动症、双相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而且改变人的态度并没有那么容易。“对高功能的人来说改变很难,更不用说对被心理疾病折磨得疲惫不堪的人们了。”
4.“别老想坏的事,向前看。”
根据Barth的观点:“通常人们会犯的错误之一就是告诉别人停止关注自己,或者不要老想坏的事,或者不要沉湎于过去,向前看就好了啊。”为什么这么说是有问题的?这样说会使人的自我感觉更糟糕。“他们会觉得事实上他们做不到,在他们的观念里,这意味着又一次失败。”
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超越抑郁》一书的作者Borchard这样说道:“这话很不错,但在我看来倒像是控诉我不够努力似的。”此外,有时人们并非万事俱备,“有时你还需要的是一点点帮助。”
6.“你可以发泄出来的呀。”
每个人都会感受到多种多样的情绪。人都会有悲伤的时候。但是难过了好几天是不能与抑郁症病人的生无可望相提并论的。感到焦虑是不能与伴强烈恐惧、自我厌恶和濒死感的惊恐发作相提并论的。
7. “那就祈祷吧。”
祈祷对很多人是有用的。集中注意力,感受来自更强大力量的支持是有效的。Howes说道:“但是这会弱化现实问题,忽视药物和心理治疗,还有些人会因为信仰不够而觉得并没有被治愈。”
8.“为什么就你不去工作?”
很难旁眼放着有能力又聪明的人不去工作。Fast认为,但是对已经挣扎在懒惰、借口和不努力之中的人来说,这是很伤人的。
“每个人都在工作。我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就你不能工作。你只需要克服困难不就好了。”甚至是类似“为什么这对你这么难?”的问题,会使人想知道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他们可能会说:“为什么我不能工作?因为我是失败者!”Fast说道:“他们会把自己逼得太狠。”
9.“你跟我家XXX的病一样。”
很多年前,Fast的搭档Ivan患有双相障碍。Fast告诉她的朋友,Ivan有“躁狂型抑郁症”,那个朋友就回复道:“哦,我知道那个病。我爷爷就有,然后开枪自杀了。”另一个Fast不是很熟的朋友也说:“我叔叔有那个病,我们都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
当读到本文时,你可能会想知道,是不是根本就不应该对心理病人说话。关于这一点,Barth说道:“在我的经验里,沉默可能更糟糕,因为沉默通常会被解读为是消极的。”
根据Howes的观点,以下是有助人作用的回应:
·真诚地表示关心:“你有惊恐发作?我很抱歉听到这个消息。就我所知,这很糟糕。”
·提供你的支持:“请让我知道你需要什么,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像之前一样和他们说话,让他们感受到你对他们的态度和尊重并没有改变。你们的关系是稳固的。他们还是他们,不过是遇到了和断胳膊或流感类似却不可见的问题。
面对心理疾病,人们会作出从无害到恶意的各种各样的评论。Howes建议,当遇到困惑时,就要在你和病人的关系中保持同情、支持和恒心,建议什么的就留给医学或心理学专家去提吧……任何超过“我希望你能康复”以及“有需要尽管来找我”这样建议的建议,都可能会造成更多的问题。 重庆心理咨询 重庆心理医生 重庆抑郁咨询 重庆焦虑咨询 重庆夫妻咨询 重庆家庭咨询 重庆情感咨询 重庆强迫咨询 重庆黄手帕心理 重庆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师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hspxl.cn 微信公众号:hspxl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
- 无明变有明 不可控变可控 ——自残的动力学之一 -2024-06-24
- 我疼故我在 ——自虐、自残的动力学之二 -2024-06-24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 -2024-06-24
- 欺负与霸凌--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2024-06-27
- 依赖与反依赖的双重奏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