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此图为后配图,图片来自网络,使用时未发现该图片的版权登记。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这么多年以来很少有人像欧文·亚隆这样探讨死亡恐惧。欧文·亚隆在写本书的时候,他的很多朋友都问他在写什么。当他说在写死亡恐惧相关的书时,他们几乎都会就不再问更多,绕开话题开始谈论别的,而往常他写其它内容时大家都会津津有味的问他更多。所以选择看这本书也需要一定的勇气,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敢直面死亡恐惧。
书中的众多真实案例,是一个又一个生命对死亡的思考,他们做了怎样的努力,用了什么方法征服死亡恐惧,想必会带给你很多新的思考。作者把多年处理死亡恐惧的经验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写出来,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本书对于专业心理工作者来说,是一本学习治疗死亡恐惧相关症状的经典教材,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不乏是一本学习征服死亡恐惧的好书。当然本书并不是给你明确的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些方法和思路,让你找到自己关于死亡恐惧的答案。 本书作者欧文·亚隆是斯坦福大学精神病学荣誉退休教授,美国团体心理治疗权威人物。他不仅写过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类的经典教科书,还写过让人拍案叫绝的经典心理小说。可以说86岁的欧文·亚隆是全球范围内,目前在世的顶尖知名的心理治疗师了。 《直视骄阳》对于专业心理工作者来说,可以学到很多有用的咨询方法和技巧。这些咨询奥妙虽然普通读者不易理解,但即便没有心理学基础也能从从本书受益匪浅。好了,我们接下来就从普通读者的角度解读本书的三个点。 1、识别死亡恐惧 2、感受觉醒体验 3、如何征服死亡恐惧 要克服死亡恐惧 首先要识别死亡焦虑 欧文·亚隆认为死亡的焦虑会伴随人的整个一生 。孩子从第一次感受到死亡开始,他们就会产生疑问和不解。而聪明的孩子很懂得学大人的样子,可能他们会跟着大人保持沉默,也有的会说出自己对死亡的疑惑,但大多数的父母会避而不谈,也有父母会找一些话来安慰孩子,说:“不要想那么多,死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或是讲关于天堂,永生的故事来安慰孩子。 这之后孩子的死亡焦虑会被压在无意识之下,在进入青春期之后会大规模的爆发。很多青少年会从这个时候又开始思考死亡,他们会想法处理死亡焦虑。他们有这样一些方法:玩暴力电子游戏、做叛逆的行为、讲关于死亡的笑话、看恐怖电影,做冒险的运动…… 随着岁月的流逝,青少年步入成人世界,会有很多人生功课来消耗他们的精力。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这些够他们折腾几十年了。等孩子长大离家了,他们就到了中年危机这个坎。其实中年危机也是死亡焦虑的爆发。因为此时中年人再也没法对死亡视而不见了。 事实上,不管是哪个年龄阶段,都能很轻松的感受到“死亡”,因为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能提醒我们看到“死亡”。比如很多老电影的演员大多已经离开人世,而观看这些老电影时,有些人对此并不在意,而有些人却会难受的久久无法释怀,甚至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 强烈死亡恐惧会有各种各样形式的表现。例如凌晨突然醒来,惊恐地望着黑夜,想着自己就要死了;也可能是痛苦的想着自己死去的画面,猜想是意外,还是人祸;还可能会有相当生动的内容,死了之后的情景是什么样的?自己死之后家人朋友会怎样? 外显的死亡恐惧很容易识别,而隐藏的较深的死亡恐惧并不容易发掘,要识别出来需要非常努力非常用心。 书中有个实例就是明显的外显死亡恐惧。杰克是一名60岁的律师,他因为有很多关于死亡的强迫性想法而失眠,即便是睡着了,也常常被噩梦惊醒;他的工作效率严重下降,因为他工作大部分内容都是涉及到客户的遗嘱财产安排,和客户谈话的过程中只要和“死亡”相关的字眼,他都会变得结结巴巴。这样表现的律师显然会让客户怀疑他的工作能力,如此一来杰克的收入减少了一大半。每个星期他都会克制不住的浪费很多时间来填表格,这表格不是工作需要,而是他在计算自己还能活多久,这显然又加重了他的恐惧。 杰克的死亡恐惧相当明显,大多数人的死亡恐惧都是相当明显的,然而也有些人的死亡恐惧表现并不明显,比如书里的另一个例子,股票经纪人派特,她是一名45岁的女性,离异四年,她的困扰是因为一段新恋情。她爱上了山姆,山姆也爱她,但是她却纠结于到底要不要和山姆继续发展下去。常人看来这压根儿不是问题,既然两人各方面都那么合适为什么还要纠结是否要在一起?如果真是那么简单派特也不至于那般纠结了。 派特的困扰表面上看起来是由于情感问题,而经过欧文的深入了解,发现她真正的困扰是关于自由与死亡的。因为选择也意味着放弃,她选择了山姆就代表着放弃了其他更优秀的男人,也意味着她承认了自己真的离婚了,意味着她再也没法回头了,回不去了!她的人生就这样被“确定”下来。所以派特真正的痛苦是对于:本来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未来,现在被这样限定下来。 选择有两面性,有积极的,也有负面的含义。选择的负面含义是:你做的选择越多,也就意味着你的可能性越小,越僵化。就像定义一类物品,你的修饰内涵越多,也就意味着符合此概念的物品越少。 识别出死亡恐惧是征服的开始。派特了解到自己真正害怕的是什么之后,也清楚地意识到她是没法回到过去的。渐渐的她接受了山姆。而杰克爆发的死亡恐惧的原因是他并没有真正的活过。欧文认为:人越是没活出真正的自己,对死亡就会越恐惧。活出自己并不一定就要家财万贯,功成名就,也许只是简单而平凡的生活。 杰克40多年以来心里一直埋藏着一个秘密,那就是他的妻子每天都在吸大麻,这对于他来说这是极大的耻辱,而他一直想否认这个事实。杰克为了保守秘密断绝了和其他人所有的亲近关系。虽然杰克的婚姻让他很痛苦,但他自己清楚他还不想结束这段婚姻,他还是爱着妻子,还是需要她。 经过十多次的治疗,杰克开始恢复了和老朋友,以及他姐姐的关系,而且他还加入了喜欢的写作讨论群。杰克这样的转变源于识别出了自己对死亡恐惧的本质。 欧文认为隐秘的死亡焦虑还可能会以其他的方式呈现,梦就是一个死亡焦虑肆意表达的地方。他认为每一个噩梦都是死亡焦虑表达的结果。从高处坠落,或者被追杀的梦,正在死去或已死掉的梦都是死亡恐惧的表达。 很多治疗师对死亡恐惧忽略,源于弗洛伊德认为各种神经症的冲突都是建立在无意识之上,是在本能冲动的基础上,所以跟死亡没有关系。而欧文认为精神分析理论对过去太关注,是对未来的逃避,也是逃避死亡的焦虑。他还认为抛弃和阉割其实都是死亡无意识的表现。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个重点:感受觉醒体验 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觉醒体验。 欧文引用了哲学家海德格尔的理念:非本真存在和本真存在。非本真存在就是沉溺在稍纵即逝的东西里,比如金钱、地位、美貌;而本真存在是你清楚的意识到存在和死亡,从而更多的投入到充满意义和自我实现的人生中去。 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只看到短暂的当下,看不到其它。陷于忙忙碌碌,在日常琐碎里纠缠,日复一日,渐渐的也就没有闲功夫考虑更深层次的问题了,甚至也渐渐的忘记死亡。而觉醒体验把人从日常琐事中拉到本真存在中。这种体验可以引发人的重要改变。刚才讲到的派特面临人生重要选择时就是一次觉醒体验。其实关于觉醒体验很多小说影视剧都有表达,本书中欧文引用了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主角吝啬鬼因为看到了自己死亡的惨相,猛然醒悟,从吝啬鬼变成了充满同情心关爱他人的人。从此吝啬鬼的人生多了许多之前从未体会到的快乐。但是现实中我们没法借助神力在这样安全的情况下体验到死亡。真实的濒死体验几乎都是九死一生。有些人也许在死亡的前一秒醒悟,但是这太迟了。有些人运气好在鬼门关走了一回,又回到了世上,醒悟了。 很多哲学家都以不同方式表达过:学会怎么去死,就是学会怎么好好的活着。欧文深入接触过晚期癌症患者,他发现这些人并没有如常人想象的那样悲观绝望,反而大部分都活得更加积极,甚至有位患者说:“真是太可惜了,我到了癌症晚期才明白怎么活!” 除了直接面对死亡可以引发觉醒体验,一些重大事件也能引发,比如重要他人去世,书中艾丽斯的故事就是很好的说明。75岁的艾丽斯因为丈夫去世而痛苦不已,虽然丈夫已老年痴呆多年,早就没有能力保护她,但是办完葬礼后爱丽斯却开始特别担心,她担心会有歹徒突然闯进来伤害她。而深入咨询后发现她担心的背后其实是在害怕下一个死亡的就是她。领悟的过程并不容易,即便是想通了,身处其中也是很艰难的。后来艾丽斯决定搬去养老院,从多方面考虑去养老院是她最好的选择。但是做这个决定之后怎么处理财产又成了她的焦虑。家里有很多名贵乐器,而且对她来说都有独一无二的回忆,而孩子在国外工作,地点又不稳定,那这些东西的结局只有卖了或者送掉。一想到未来拿着乐器的人对背后承载的故事一无所知,艾丽斯就难受不已。她最舍不得的就是那些过去的回忆。 后来真正搬出了老房子,艾丽斯却出乎意料的开心。因为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原来她七十多年的生命里都没有专属于自己的房间,多年以来她一直渴望拥有自己的房间,而到了养老院终于圆了她童年的梦想。她感到开心的另一个原因是解脱感。处理了老房子和收藏看起来对她来说是损失,同时也是解脱,因为她的收藏虽然非常珍贵,但这些珍贵背后也承载了她太多沉重的回忆。她要重生只有破茧,而破的过程必然会有痛,因为成长常常和痛一起来到。除了身患重病和重要他人离世,重要生命里程碑,如六十大寿、被强奸、抢劫、失业、离婚、退休等都能触发人产生觉醒体验。这些事件很容易让我们内心感到脆弱,而在我们心理脆弱的时候,死亡恐惧更容易侵袭我们,就像身体免疫力下降时很容易被病毒感染一样。 但是若每个人都只在遭遇人生重大变故时才能觉醒,那将是人类的极大悲剧。这里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它让你不需要经历重大创伤事件,也可以体会到觉醒的力量。此刻暂停几秒,放空你的大脑,放松你紧绷的肌肉,闭上眼睛,想象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过着此生一模一样的生活,一直重复循环下去,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这是存在主义休克疗法的一个思想实验,可以让你反思目前的生活状态。如果你觉得难受痛苦,那说明你过得不好。你对此生有哪些遗憾呢? 其实有遗憾是没关系的,因为没有谁有十全十美的人生。欧文的这个思想实验也不是为了让你陷入无尽的遗憾中,他希望你可以思考现在能做点什么,能让你1年后,或者5年后没有更多遗憾。如果你不想给自己未来的人生增添更多的遗憾,谁能帮你减少遗憾呢?有一个人可以帮你做到,那就是你自己!如果你始终觉得所有的不好,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于外在因素,那你的人生就很难有什么改善。能够改变你目前生活状态的人是你自己,因为是你决定了自己人生的样子,解铃还需系铃人,也只有你有能力去改变它。 最后一个重点是:如何征服死亡恐惧。欧文亚隆在治疗工作以及处理自己的死亡恐惧时常用到以下方法: 征服死亡恐惧的第一个法宝: 伊壁鸠鲁的三个论点 欧文看了很多哲学家的著作,他非常认同伊壁鸠鲁的观点。他谈到的三个论点就是: 1、灵魂的死亡:我们死时灵魂会消亡,不会再有意识,也就谈不上痛苦、害怕。 2、完全虚无的死亡:活着的时候没有死亡,死亡的时候就没有我的存在。人无须害怕自己永不会感觉到的东西。 3、生前与死后是对称的两极:出生前是一片黑暗,而死后也是进入了如生前一样的世界。 欧文会给他的病人讲解伊壁鸠鲁的观点,其大多数病人都能从有所收获。 征服死亡恐惧的第二个法宝: 波动影响 波动影响是指:即便你不是名人权贵,你在无意识中也会有影响力,这种影响会传播出去,甚至影响许多代,就像往池塘里扔石子,水波会扩散出去,一直传很远。波动的影响你不一定能马上就体会到,并不是你做了一件事,立竿见影就会有效果。在讲究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渐渐忘了等待,而有些东西恰恰急不得。就像征服死亡恐惧,本书中没有哪个案例是很迅速的就做到了的。书中巴巴拉的经历就能很好体现波动影响。巴巴拉多年来都被死亡焦虑困扰,而发生的两件事情让她的焦虑明显降低了。 第一件事就是她参加了中学同学会,这是她三十多年来第一次参加。期间忽然有个人冲过来紧紧的抱住了她,并且异常激动的感谢她曾经给予的指导。来人是艾莉森。面对艾莉森的感激,芭芭拉很诧异,她万万没想到自己十几岁时的建议竟然对小伙伴影响这么大。 第二天艾莉森还把自己女儿带来见了芭芭拉。这位13岁的孩子见到芭芭拉也是相当激动,在她心里芭芭拉就是妈妈小时候的传奇朋友。亲眼见到自己多年前不经意间做下的事情竟然对两代人都有如此大影响,芭芭拉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 第二件事是巴巴拉母亲的葬礼。她发现那些来参加母亲葬礼的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母亲的影子。这正体现了母亲经常说的话:“你要认识一个人就要从她的朋友中去找她的影子。”看着母亲的朋友们,芭芭拉深深感受到了母亲传递给她的不朽的东西。 芭芭拉在被感激中感受到了波动影响,而表达感激也是波动影响的一种。太多人把感谢留到人已经去世了才表达,这样太晚了,再感谢逝者,他也听不见了。怎样才不算晚呢?此时此刻你认真想想哪个活着的人是你一直想感谢,却没有对他说过的。然后你认真地花十多分钟写下对他的感谢。接着抽时间带着你的感谢信,去当面读给他听。我相信在这个充斥电子信息的时代,你这样的行为,不管对你还是对他,都会有非常特别的体验。波动影响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捐献器官。欧文就接受过眼角膜移植,若没有几十年前这位陌生人的捐赠,我们会少看到很多欧文精妙的作品,在此感谢这位陌生人! 除此之外,生儿育女、创作、进行基础科学研究、教育、推动某领域长足进步等都是波动影响的方式。 征服死亡恐惧的第三个法宝: 叔本华的三个问题 你可以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我拥有什么? 想象一下拥有的什么可以让你真正满足?而不是反过来束缚控制你? 2.我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 叔本华认为人的太多忧虑就是源于对别人的看法的担忧,这是要拔除的刺。如果你拔除了这样的想法,你会活得更自在。毕竟谁能真正清楚别人头脑里在想什么呢?况且人的想法总是在变化。 3.我是谁? 仔细想想你是谁?什么才是真正的你?当没有外在的标签,没有世俗所给予你的身份,你是谁呢? 很多时候引发你负面情绪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看法。这三个问题可以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生活,也许会给你的人生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征服死亡恐惧的第四个法宝: 建立关系 人一生都处在各种关系之中,可以说归属感是人类的一个基本需要。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幸福感的必要条件是亲密关系。而死亡是孤独的,可以说是人生中最孤独的事情。它可怕的地方不只是让你和其他人分离,更可怕的是它会让你和整个世界分离。而孤独如果与别人分享了,也就不存在了。有一种孤独常与害怕亲密,害怕被拒绝,感觉自己不值得被爱联系在一起。日常生活中这样的孤独感并不会太明显,但是当涉及到死亡的时候,这样的孤独感就会异常凸显。因为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大部分的文化,都让死亡隔着黑色的衣裳。 面对将死之人,家人和朋友都保持着很大的距离,这个距离不是说身体之间的距离而是指心理距离。家人和朋友并不是不在乎了,而是都不清楚该说什么,也害怕自己说错了话让对方难受。而将死之人内心很孤独和沉重,虽然他们很希望有人能分担,却也害怕自己不小心把所爱之人拉入了那可怕的世界。古人为了减轻死亡孤独便想法拉人陪葬,或者设法放一些陪葬品来构造死后天堂。我国冥婚的风俗也是为了减轻死亡孤独感。 欧文·亚隆根据自己多年经验发现,濒死之人并不会厌烦别人的打扰,反而很需要有人能听听他们表达对死亡的看法。如果可以的话,你不妨就静静的坐在旁边,听听即将离去的他想说什么。他想谈论死亡的恐惧也好,憧憬也罢,你只需要静静的听着,不需要继续骗他说:“不会的,你会一直好好活着,不要想太多。”当然上上策是在你并没有感到死亡威胁的时候,就可以畅谈关于死亡的恐惧。向你的朋友倾诉不乏是个好选择。在亲密关系里面,你分享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越多,对方也会更容易地分享他们的内心。 你越在这段关系里做真实的自己,你和他的亲密关系也就越深入持久。但是这并不代表你开始建立一段关系,去敞开了心扉对方就一定会敞开心扉。在关系之初你先敞开心扉,说了自己内心私密的东西,也就是要先承担暴露自己的风险,如果对方没有回应,那么这段关系就会变淡。如果对方也敞开了自己,那你们这段关系会渐渐亲密起来。如果你的朋友能够很好的承接你表达的死亡恐惧,能和你敞开心扉探讨,那效果甚至会比专业治疗师的效果更好。 征服死亡恐惧的第五个法宝: 发现你的智慧 就像今天开头讲到的那样,本书并不是给你明确的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几种方法,让你找到自己关于死亡恐惧的答案。其实你自己本身就有资源来处理问题,因为你能成为现在的自己,过往的经验必定会可取之处。发现你自己智慧的方式很多,欧文在本书讲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当你觉得某个问题很困扰你的时候,你可以尝试着把这个问题放在朋友或者是你的孩子身上,如果他遇到和你一样的困扰,你会怎么告诉他?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你和自己的问题保持着一定距离的时候,你会更清楚的知道怎么去解决,征服死亡恐惧也是如此。 这五个法宝就是本书征服死亡恐惧的精华方法。 本书的方法是欧文亚隆多年的经验,但并不意味着这些方法就是万能钥匙,也不是代表此刻征服了死亡恐惧就不会再有死亡焦虑了,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不同,也会滋生出不一样的死亡恐惧,欧文自己也在持续的与死亡恐惧较劲。他写这本书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学会处理死亡恐惧,活出真正的自己,体验到更充实的人生。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情感专家 感情咨询 黄手帕心理 心理咨询师培训 婚外情 婚外恋 婚姻咨询师 青少年心理咨询 边缘型人格障碍 同性恋 恐惧 失眠 强迫 产后抑郁 焦虑 重重庆心理咨询 重庆心理医生 重庆抑郁咨询 重庆焦虑咨询 重庆夫妻咨询 重庆家庭咨询 重庆情感咨询 重庆强迫咨询 重庆黄手帕心理 重庆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师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hspxl.cn 微信公众号:hspxl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
- 无明变有明 不可控变可控 ——自残的动力学之一 -2024-06-24
- 我疼故我在 ——自虐、自残的动力学之二 -2024-06-24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 -2024-06-24
- 落发焦虑与金刚不坏的自恋之身--现实之光刺破幻 -2024-07-07
- 孩子,不该是你的最爱 -2024-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