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顶部图片
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成长心理/广泛社会适应问题/应激不适/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创伤/人际交往/亲子关系/情感婚姻家庭/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性取向问题/性心理问题/性格偏移等,心理顾问与心理测评服务。
为对来访者负责,对本所不适合或不匹配的,我们将负责为其提供转介服务。 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工作坊、企事业单位EAP服务。
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邮箱: 865273090@qq.com
电话: 023-89009815(7×12热线,9:00-21:00)
微信公众号:hspxl
网址: www.hspxl.cn
地址: (公司咨询部)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 (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我们知道,有时要把自己的心灵交付到心理咨询中,需要莫大的勇气。在徘徊犹豫的时候,加入我们的群为您与我们保持了一个合适的舒适距离。

终南山上 活死人墓——心理疾患逃避人生的不同段位

时间:2025-04-02 14:54 点击:

摘要:金庸无疑是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家总是可以揭示最深刻的人性。武侠,只是其艺术的表达形式,如同歌德的观点:“神话(武侠)只是帮助艺术摆脱了现实的束缚,让艺术飞得更高更远。”金庸在《神雕侠侣》里创作的“活死人墓”,其实也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一面--对失败的恐惧。

在我们内心深处,对失败的恐惧促使我们构筑起一个“活死人墓”,以此来保护自己,逃避失败带来的痛苦。这个“活死人墓”可能正是我们自我领域的一部分。似乎,如果我们不去觉察,那么我们大多数人几乎都无法避免在自我领域中构筑这样的“活死人墓”。活死人墓占据的自我领域越大,我们的生活受到的限制也就越多。换言之,我们内心的“活死人墓”越多,我们不敢尝试的生活领域也就越多。当个体将自我完全封闭在“活死人墓”中时,便陷入了我们常说的自我封闭状态。当然,自我封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害怕失败只是其中之一,并非全部。

不同的心理疾患,“活死人墓”在自我中占据的比例不同。人格相对健康的,“活死人墓”只占很小的比例,“活死人墓”仅局限于生活的某一领域;神经症水平的“活死人墓”占比更大,可能更多会涉及工作、亲密关系等,并构建起内心无法解决的冲突,导致持久而深刻的痛苦;人格障碍属于最高等级,某些类型的人格障碍患者的自我完全淹没或躲藏在“活死人墓”中--离开“活死人墓”,他们的自我便无法存活下来。

理解对失败的恐惧,是战胜这种恐惧的前提。在“活死人墓”的阴影下,我们或许会忽略生命中的阳光和机遇。只有当我们勇敢地走出这个虚构的避难所,才能重新发现那些曾经被我们遗忘的希望和梦想。面对失败,我们需要的不是逃避,而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勇敢地面对现实的机会。

图片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金庸,无疑是伟大的作家。文学即人学,伟大的作家总是可以揭示最深刻的人性。金庸虽然写的是武侠小说,但如同歌德的观点:“神话(武侠)只是帮助艺术摆脱了现实的束缚,让艺术飞得更高更远。”金庸写的,何尝不是现实的人性。金庸在《神雕侠侣》里创作的“活死人墓”,其实也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一面--对失败的恐惧。在金庸的笔下,“活死人墓”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一个象征,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失败时的心理防御机制。

人性的另外一面,是自我维护。比如,我们赞美勇气,贬低恐惧。社会价值观欣赏勇敢的人,贬低懦弱的人。胆怯、逃避、懦弱是羞耻的。

所以,我们对失败的恐惧就需要掩饰。我们无法面对我们自己的恐惧,就需要心理防御,让我们可以欺骗别人也可以欺骗自己,并且美化我们对失败的痛苦的逃避行为。因此,在《神雕侠侣》里,小龙女的师傅就不敢面对自己的恐惧。因为对王重阳的感情失败,不敢承认,就合理化为:男人都是不好的。也就是,不是我林朝英不好,而是你王重阳不好。不但是你王重阳不好,天下所有的男人都是坏的。这样,就把我不敢接纳自己的失败,我无法从失恋中走出,再去寻找爱我的男人,给合理化了。

所以,她不允许她的弟子接触男人。为了不接触男人,就不能参与社会生活。搭建“活死人墓”,正是这种逃避行为的心理防御的合理化。

心理防御总是自洽的。也就是,表面上听起来很有道理,很有逻辑。但再怎么有逻辑,总是让人觉得奇怪。王重阳对不起你,不代表天下所有的男人都不好呀?极端的思维背后,总是有功能的。这个功能在这里,就是满足林朝英对恋情失败的逃避的美化。不极端,怎么可能达到?必须极端,极端有理!

所以,如果你想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改变心理防御,那无疑等于挑起一场无望的冲突。

当然,心理防御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林朝英为了逃避失败,不但让自己失去了正常婚恋情感的满足,还要强迫她的弟子也如是。人格缺陷、心理障碍不但伤害了自己,也伤害了别人。如果不是杨过误入活死人墓,小龙女这辈子大概也品尝不到爱情的滋味。金庸神来之笔,令人叹为观止。人性在心理领域的规律,金庸先生着实提示良多。 

图片

 

回到心理疾患领域。这里,我们可以例举人格障碍与神经症人群面对失败可能的心理防御行为(我忽略人格相对健康的人,是因为这类人具备自我反思的能力。几乎不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看一些书或者得到有经验的长者的点拨,就可以直面自己的防御。或者,他们即便有阻抗,“活死人墓”对他们的生活也没有太大的影响--例如,明明有能力升迁,却找各种理由推脱--最多只是影响他们的潜能的发挥,所以不会构成持久与深刻的痛苦。改变的可能性与痛苦呈正比,没有痛苦便没有了改变的理由)。

这些例子虽然源自我的个案。出于保密原则我可能会将几个个案综合起来,塑造出一个虚构的人物。

人格障碍层面对失败的逃避。

人格障碍种类繁多,我们例举可能与此议题最可能相关的自恋人格障碍。

S小姐是一位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自恋的定义:自我是完美、全能、不受任何客观规律限制的。她的自我,如同神一般地存在。在这个世界,她就是上帝。上帝说,要有光,世界便有了光。上帝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这个世界的任何存在与创造,只在于上帝的意念之间。她就是上帝。

因此,整个世界,不管是人或者物,都是她的自恋客体。自恋客体的意思,就是他们就像工具人一样,没有自我。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无条件地满足她的自恋。当然,自恋客体不仅包括人,也包括物、也包括客观规律。比如,如果今天她想出去玩,老天就不能下雨,老天也是她的自恋客体。

在原生家庭的特定成长环境中,自恋相对可以得到较大程度的满足。比如:家人的宠溺。自恋受挫的情境相对可以少一些,她的心理防御也基本可以应付。

但随着她的成长,年龄的增长。自恋的满足变得越来越困难。对她而言,她是不能失败的。失败的意义,即证明她丧失了上帝一般的能力。或者说,她将不再是那个伟大的神。也就是,失败会导致她自恋自我的崩溃。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举例言之:

在社交场合中,她总是觉得自己应该是众人瞩目的焦点。若在朋友聚会时,她期望每个人都不发表个人意见,也不随意发言。在她的自恋幻想里,所有人都应全神贯注地关注她,随时准备对她表示赞美和回应。然而,这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在社交中遭遇自恋受挫时,她会感到难以承受的痛苦。

例如,她的发言竟然未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亦或无人回应。朋友们似乎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顾她的感受,热烈地交谈着。每当这种时刻,一种由痛苦、委屈和愤怒交织而成的复合情绪便如炮弹般猛烈袭来,将她彻底击垮。

这种痛苦深刻到让她对所有朋友心生怨恨,却无法发泄出来。尽管理性的力量仍在,能够抑制她的愤怒表达,但这种力量实在是太微弱了。内在的冲突是,她知道那是不对的,但却无法组织起完整的思考。因为强烈的情绪力量,而让她丧失了思考的能力,内心陷入了一片情绪的汪洋大海中。

如果我们可以从她混乱的情绪中解读她的愤怒。这个愤怒可能是说: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你们都错了。

唯一的办法是逃避社交。潜意识的心理防御策略是:看不见就等于不存在。如果不去社交,就不会有社交中的自恋受挫。也不会有那种理性知道不对,但却强烈到无法抑制的愤怒冲动。

在她的自恋幻想中,她应该是无坚不摧、全能伟大的。无论她想做什么事,都不需要经历像普通人那样漫长的学习训练过程,马上就可以成功,无须付出任何的努力。然而,她发现现实的执行者自我实在是太让她失望或者绝望了,现实是她可能涂一个指甲,都可能会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失败数十次而最终放弃。每次当一个指甲涂失败了。她会愤怒地毁灭前面已经涂好的指甲--她绝对不会允许有一丝瑕疵出现,那证明她不是全能的。

因此,无能的、丑陋现实自我实在是让她厌恶和憎恨。

她说:这个世界上,再没有比我更恨自己的人了!

怎么办呢,抛弃现实的自我,只生活在内心的自恋幻想当中。在自恋幻想构建出来的美好世界里,没有失败。她永远都心想事成,一切都那么完美。她还是神!

这表明她必须放弃现的生活。对她而言,现的生活过于粗俗和令人憎恶。地狱存在于人间,而现实生活正是这个地狱。

这就意味着,她构建起了一个完美的“活死人墓”。从此,她成为了生活的看客。假设,没有可恨的现实之光刺破她的幻想之城。她可以永远幸福地在她的幻想之城生活下去。这辈子,她都不可能想要改变。怎么可能改变呢?改变,对她来说,意味着放弃天堂而入地狱。

显然,对于S小姐来说,驯服自恋是心理治疗最重要的议题。自恋一日不被驯服,“活死人墓”一天无法拆除。

图片

 

神经症层面的“活死人墓”。

神经症层面对失败的防御,虽然也与人格缺陷相关,但改变难度相对人格障碍来说要容易一些。对于没有人格障碍共病的神经症患者,其需要防御的失败,往往局限于生活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也就是,“活死人墓”的搭建,只局限于内心的一个或几个区域。而不像人格障碍患者,把自己完全关进“活死人墓”里。他们的社会功能,往往比人格障碍患者更强大。

而且,他们局限于某些面向的、对失败的防御,往往来源于童年心理创伤。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能修复童年的心理创伤,“活死人墓”比较好拆除。

D夫人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婚姻生活却十分不幸福。简单来说,D夫人感觉自己像男人,大气豪爽,挣钱养家,支撑整个家庭;而她的丈夫,却像一个女人,不求上进,得过且过。事业上仅限于给老婆打打下手,老婆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敢独当一面,开创自己的事业,为家庭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D夫人事实上也承认:虽然丈夫缺乏男子气,但却把家庭照顾得很好。无论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还是孩子的“超级奶爸”。家庭生活不需要D夫人操心。

但这也是D夫人打骨子里瞧不起她丈夫之处,因为丈夫自甘堕落,把自己定位于一个保姆。

无能的男人,不能让女人仰视的男人,永远难以让女人发自内心地去爱。这可能不仅源于文化的传承,还可能是刻录于女人细胞中的基因。

D夫人表面上像一个男人,但内心却是一个女人,内心渴望着一个强而有力的肩膀,给她依靠,让她能卸下肩上的重担,像其他女人一般小鸟依人,享受没有压力的生活。

D夫人与丈夫结婚不过十来年,正是三十多岁如狼似虎的年龄,却与丈夫分房而眠多年。表面、也是事实的理由是,D夫人有着严重的神经衰弱症状,睡眠障碍严重,需要一个人清静。但事实也许是,这是逃避与厌恶的丈夫相处,逃避夫妻生活的手段。

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我们探索D夫人的婚恋史时,D夫人早年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恋爱。那个男生是D夫人真心欣赏的和热烈地爱着的。然而,这段恋爱失败了。这段恋爱,成了D夫人不能提及之痛。因为,D夫人潜意识认为,这段恋爱注定要失败,因为她不够好。所以,她真心喜欢的男人,她都不配得到。

从此,她熄灭了内心对爱情的追求,转而投向事业。往后,她也有过几段恋爱。但凡男生条件比她好,她一定会找各种理由破坏这段关系。潜意识里,她恐惧再次失败,陷入“证明我是不好的巨大痛苦之中。

选择她无能的老公,其实也是她潜意识的故意。当时,也有比她老公更有能力的男生追求她。但她犹豫再三,最终痛苦地抛弃了比她老公更好的男生。潜意识里,她明白,只有比她差的男人,她才HOLD住,她只配嫁给比她差的老公。当然,她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足够勤奋努力,为自己的选择做好了准备。事业的成功,让她也不需要依靠男人。

换句话说,她在婚恋生活当中,给自己搭建了一座“活死人墓”。

表面上,她结婚了。但事实上,她生活在无性婚姻的孤独煎熬中。内心对爱的渴望与不敢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爱情的冲突,正是她防御失败的“活死人墓。抑郁、焦虑、神经衰弱与失眠症状,正是躺在“活死人墓”中寒玉床上所必然付出的痛苦代价。

解决这个不敢追求自己想要的,却渴望自己想要的内心冲突,当然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的矛盾。

当我们探索她导致这个冲突更深的童年成长经历时,果然,我们找到她从小被父母忽视、贬低的心理创伤。

当我们修复了她的心理创伤,她也开始变得勇敢自信起来。最终,她的症状伴随着她离婚的进程而逐渐减弱!

她终于撤除了她内心中的“活死人墓”,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图片


 

..............End............

 

-*-*-*-*-*-*-*-*-*-*-*-*-*-*-*-*-*-*-*-*-*-*-*-*-*-*-*-*-*

 

如果孤单迷茫 黄手帕愿伴你成长  

原创文章 转载须注明出处

为避免版权纠纷,本号文章图片已全部采取AI原创。

 

-*-*-*-*-*-*-*-*-*-*-*-*-*-*-*-*-*-*-*-*-*-*-*-*-*-*-*-*-*

往期文章:

1.首先,从不为难自己开始--兼论神经症患者的病态成就动机

2.韦小宝与嫁给爸爸

3.生命是租借来的

4.最安全的地方是监狱

5.保密、知情同意与匿名保护三原则--心理咨询师如何遵守保密原则

6.神经症患者痴迷邪教的心理动力学——与完美主义相关的心理病理

7.捉奸之途演变为献花之旅--羞耻和愤怒如何被恐惧打败

8.当妈妈需要的自信

9.汤勺与共情

10.花开的感觉  结案的快乐

11.我可以找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咨询师谈我的性幻想吗?--性问题系列之一 黄手帕原创

12.三等公民与“婴儿陛下”的自恋幻想

13.[重庆焦虑、抑郁咨询]委屈的好人  --道德防御 --心理防御机制系列之一

14.我不想来咨询 只要你给我一个方法就行了 --略谈心理咨询的技术与关系

15.孩子:你无须内疚!你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一例嗜睡症咨询个案

16.男人都是花心的吗?--进化论心理学与男权文化

17.被将就

18.攻击者&男女人

19.妻子缘何迷3P --俄狄浦斯性幻想成瘾症

20.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1.积极的痛苦VS消极的痛苦

22.只有课后不复习取得的优异成绩才能证明我才智超绝 --自恋者的证明难题

23.他一定不会这样对我 --心理防御之否认

24.受虐者如何创造施虐者 --施受虐主题下的两例投射性认同临床实例

25.买错了东西谁来惩罚我们?——严厉的超我与日常生活中的烦恼

26.饕餮、蛋壳与大象--长程心理咨询的本质

27.你相信自己吗?——认知信任与认知警觉

28.“我”就是抑郁

29.工具猫狗与宠物猫狗 ——价值观的冲突与代沟

30.社交恐惧与个人权利感 ——长程咨询临床片段

31.如何培养一个自卑的小孩 ——自卑养成记(临床片断之一)

32.服药恐怖与戏精上身            ——长程咨询临床片段

33.无法拒绝别人要求背后隐藏的投射过程 ——社交恐惧长程心理咨询临床片段

34.还有没有梅一凡?我来回答这个关键问题,我还有救吗?——梅一凡遗书读后感

35.吃不到季节性食品的可怜皇帝 ——社交恐惧的另一个来源:隐匿性自恋与全能回避

36.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37.无明变有明 不可控变可控 ——自残的动力学之一

38.我疼故我在 ——自虐、自残的动力学之二

39.社会攀比如何破?允许自己成为自己真实的样子 ——反思:谁没有允许自己成为自己真实的样子?

40.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何破?——抑郁症长程心理咨询临床片段

41.“都是我的错”——掌控的代价 全能与无能的双人舞 ——抑郁或抑郁人格的病因学之一

42.登天的感觉——疑病症之收麦篇

43.你需要证明你是好的吗?——自我攻击的游戏如何破,写给自卑者的伴侣

44.假做真时真亦假 浮士德的魔鬼契约 ——抑郁症长程心理咨询临床片段之一

45.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46.零用钱、懂事的小孩与“当妈妈的妈妈” ——如何培养一个自卑的孩子之二

47.麻将-焦虑-抑郁-电休克 生活方式病

48.从特殊到一般--我们的世界观形成过程与病理心理形成原理

49.肖申克的无意义监狱与只有挣钱才有意义--意义的世界与恐惧

50.满 足 谁--心理疾患病源学之一

51.心理疾病--自我栖身最后的礁石?

52.我不能独自健康——与父母共生的“幸存者内疚”

53.不配为狗与剪断了翅膀的雄鹰——羞辱与贬低如何击穿孩子的人格

54.饭与酒——自恋的极致快乐满足与正常人的平凡踏实满足之区别?

55.无法拒绝别人与SM受虐幻想深层心理动力学--受虐幻想与无法维护自我权益功能失调行为深层动力学之一

56.不喜欢的老师就不听他的课与性别认同障碍所至同性恋倾向深层心理动力学之一

57.考试焦虑:考的是人格还是成绩——勇敢地接纳自我真实努力的结果

58.自我的分裂:把所有的责任与痛苦都交给现实自我,以便让另外一个自我去享受没有痛苦的内在幻想生活

59.通过受虐找到关系以避免无主自我之无边焦虑或崩溃解体--SM受虐幻想与内在冲突的动力学之三

60.自我的转变:边缘型人格组织转变为健康新自我--长程心理咨询之收麦篇

61.证明游戏与逃避自由——咨询阻抗系列

62.情绪词典

63.自卑导致的完美主义发展路线图

64.落发焦虑与金刚不坏的自恋之身--现实之光刺破幻相之城系列

65.生活的看客&生命的旁观者--部分心理疾患者隐密的内在幻想生活与现实生活态度及其冲突与痛苦

66.我只知道我不喜欢的,我找不到我喜欢的,我怎么活下去&允许自己腾出心灵的空间冒险,让不同的感受进入自我--咨询后期的重要议题

67.你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你应该去S!

68.自恋导致的自卑、抑郁和社交恐惧

69.小众心理

70.一招搞定抑郁

71.三件事与自我责任清单--一种避免自我陷入焦虑、抑郁中的可能有用方法

72.性格内向就是不好的吗?

73.个人权力清单

74.拖延:化解自恋冲突的如来大法--拖延症背后隐藏的自恋冲突与心理防御机制

75.我要你为我骄傲--咨询结束十年后与来访者的对话与反思

76.我应该为我的心理疾病感到羞耻吗——病耻感与工具价值观

77.黄手帕心理学习成长小组招募书

78.精神科院外心理支持与自我成长小组招募书

79.强权政治与奴化自我--个人潜意识原始宗教功能与抑郁型人格病态自我构建机制之一

80.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动力性自我成长小组招募

81.合 谋--欺骗与自我欺骗背后的心理动力学

82.收拾行李的烦恼--内化没有安全感而想全面掌控的妈妈与自我的冲突

83.妈妈,我最想要的,是:你眼中看到我之后的美好

84.拒绝的本质--为了维护自我的边界或利益拒绝别人的要求或期望

-*-*-*-*-*-*-*-*-*-*-*-*-*-*-*-*-*-*-*-*-*-*-*-*-*-*-*-*-*

如果需要帮助,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我:

·电话:023-89009815

·邮箱:865273090@qq.com

·QQ865273090

·网址:www.hspxl.cn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微信公众号:黄手帕心旅

--*-*-*-*-*-*-*-*-*-*-*-*-*-*-*-*-*-*-*-*-*-*-*-*-*-*-*-*-*

重庆心理咨询-重庆心理医生-重庆抑郁咨询-重庆焦虑咨询-重庆强迫咨询-重庆情感咨询-重庆夫妻咨询-重庆青少年咨询-重庆家庭咨询-重庆性心理咨询-重庆人格障碍咨询-重庆人际关系咨询-心理咨询师-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了解更多可以关注黄手帕老师个人公众订阅号:黄手帕心理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更多好文等您分享!!!

图片 

咨询师黄手帕简介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毕业,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在职研究生;2002年获得重庆市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重庆市心理学会会员,重庆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高级签约咨询师;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办者;职业心理咨询师。

心理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参加过精神分析、认知行为、存在人本、催眠、意向对话、沙盘、箱庭、正念、叙事、短程焦点、萨提亚两性关系、NLP、EAP,团体辅导、团体心理治疗、同性恋等各种专业培训。

 接受个人体验一百余小时,接受各学派、各种类型的专业督导300余小时。

 在十余年万余小时的个案咨询中,以心理动力学为主导,整合所学各个流派的理论与技术,结合人生经验和工作经验,形成了自己相对成熟的咨询风格。

 工作理念: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陪伴和帮助来访者去经历解除心理痛苦的过程,获得成长,享受人生。

 咨询专业领域:自杀危机干预,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疑病等各种情绪障碍,神经症、人格偏移(边缘、自恋、依赖、回避、分裂样等)长程心理咨询;失眠/心理创伤/居丧/人际关系问题/各种适应障碍/亲子关系/情感婚姻/发展性危机/同性伴侣问题/同性恋自我发展问题/性心理问题咨询等。

 工作感悟

心理咨询需要把我们的内心贡献出来为来访者工作,因此修炼自己的人格和学习一样,是从事这个职业所需要的永远止境的成长,感谢来访者愿意与我们一起成长。

------分隔线----------------------------
版权所有 重庆心理咨询|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2010-2021  渝ICP备14009647号-1
电话:023-89009815(7×24热线) 地址:(公司咨询部)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网址:www.hspxl.cn 邮箱:865273090@qq.com
 公安备案编号:50011202000749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