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或养育者送给孩子最容易、最简单;但也可能是最困难、最不可能的精神营养&破解无法回到童年满足内在需要无条件的爱的咨询“僵局”
摘要:
孩子带着作为人这个物种,千万年的沉积的基因来到这个世界。孩子的成长,除了内在自身的动力,还需要外部环境给予足够好的养料。这养料分成两个部分,物质的与精神的。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大多数家庭来说:物质养料的给予,已经不再困难;困难总在于足够好的精神养料的给予。那么,对于构建健康人格的核心精神养料,到底是什么?市面上林林总总的育儿学,给予了无数的答案;但作为心理学工作者,我一直困惑的问题是,人类已经存续了成千上万年,在没有“科学的育儿学”之前,或者那个时代“科学的育儿学”已经出现之后,没有学习过的“科学育儿学”的家庭,那些心理健康者是如何被养育出来的?本文想给予的答案是:父母相对健康的人格,是健康育儿之道;而育儿学,只是形式上的术;如果有术无道,你学得再多,对于构建孩子的核心健康人格来说,可能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因为孩子与父母长期的互动,是用整颗心去感受父母,而不是仅仅去认知父母--认知父母想要从认知上传递给孩子的。俗语:孩子是一定是跟着你做的做,而不是你说的做;长期的互动,孩子领悟到的一定是你的人格而不是你学到的育儿术;因此如果你有相对健康的人格,即便你没有任何的“科学育儿学知识”,你一样可以养育出一个人格相对健康的孩子出来。
孩子相对健康人格的核心是父母或养育者在孩子生命之初无须学习的、发自内心无条件的爱。父母或养育者这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来自何方?来源于父母或养育者自身相对健康的自恋,说人话:如果你能无条件爱自己,就能无条件爱孩子。因为,孩子是你的自我的延续,你能爱自己就能爱孩子。如果父母在自身人格上存在着问题、困难或缺陷,一定会也在养育孩子上存在困难--你无法给予孩子你自己没有的东西。大道至简:想要养育健康的孩子,学习育儿学不如修炼自身人格。 当咨询遇到来访者无法破解的僵局--我不可能回到童年得到无条件的爱时。不同的咨询师,不同的学派会有难以尽数的有效化解风格。陪伴来访者经历哀伤,是一种较为传统的方式;帮助来访者发掘内在的资源宝库,也是一种有效的积极方式。因为:来访者作为他自己,现实虽然只存在了有限的岁月;而来访者作为人,却已经存续了千万年。
![]()
入行二十多年,我见过无数的来访者。我惊叹于:一些来访者成长在很糟糕的原生家庭心理环境中,也经历过很多重大的心理创伤。按照我学习到的理论,他们应该很糟糕。但事实上不是,他们的心灵其实比我预想的要坚韧、顽强。他们内在似乎有一种力量,帮助他们去战胜这些似乎不可能战胜的心理创伤带来的痛苦,并顽强地生活下去。不好的原生家庭与重大的心理创伤,似乎只破坏了他们人格的一部分。这是我所学习到的理论无法解释的。
这让我反思,人内在这种力量从何而来?当我的反思回到荣格的学说,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给我启发,让我豁然开朗。从现实看,我们只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有限的时间,但让我们成人的内部基因,却携带了人类有史以来积累了千万年战胜环境存活下去的经验。所以,我们看到的来访者,作为我们的同类,他与我们一样,他们的内在,也拥有人类过去成千上万年累积的适应环境挑战、存续、发展自我的基因。那是他们内在一座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咨询师要做的,是相信来访者内在拥有的这座宝库,并引导来访者去利用它们。也就是,我们要看到:来访者不仅仅只是一个被现实的人生经历所塑造的个体,来访者内在还携带着人类传承千万年的基因宝库。
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
来访者作为他自己,现实虽然只存在了有限的岁月;而来访者作为人,却已经存续了千万年。
所以,我的内心开始由衷地信任来访者内部蕴藏着巨大的积极力量与资源。这种观念的改变,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当你觉得来访者是无能无力无望的时候,不管你表面如何积极,你无法向来访者隐藏你内在或潜意识的消极态度。当来访者接受到你的信息时,他们也会潜意识地接受你的期望。更何况,来访者内部还有消极的部分(被传统精神分析称为“S本能”的部分,虽然我个人并不同意这个观点),在来访者人格重塑的过程中,敌视咨询师,想要打败咨询师,打败咨询师帮助来访者以新的人格替代旧的人格的人格重塑过程。来访者内部代表旧人格的部分,会以投射认同的方式,出各种难题让咨询师认同他们,证明自己是无法改变的。
本文所例举的来访者,也是在人格重塑的关健时刻,内在向她提出了这种挑战性的问题:
她没有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过去没有、现在也不可能,那么她怎么可能有力量去完成(从旧人格到新人格的)转变。
来访者内在的挑战,既可以看成是她内在旧人格阻碍人格重塑过程的防御与抵抗,但这确实也是一个事实。来访者很焦虑不安,她新的自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也否认不了这个事实。所以,她焦虑地向咨询师描述她这个内在的(改变)“死局”。她期望咨询师能帮助她破解这个自己破解不了的内在改变“死局”。
![]()
以下是咨询过程部分内容摘录,着重号部分为笔者编辑(在匿名保护的前提下,暴露部分咨询内容,经过来访者的授权同意)。
来:……。
就是我觉得,我觉得我妈妈是我认定的养育者。所以,她对我的爱,甚至我爸对我的爱,其他亲人对我的爱是不一样的。她对我的爱是最核心的。结合我本能的最核心的人。她与其他人对我的爱是不一样的。
这是我以前觉得没有人爱我。因为我要在其他人身上,找到我妈妈的爱。
而我觉得,我妈妈对我的爱是不可能的。
我与妈妈很少分离。长期在一起。
我觉得有点像距离产生美。我与妈妈太近了。
……
我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小婴儿,我是无法知道,我妈妈为我做了什么。并且,她做这些事,在她的理解里,是出于爱我。
就像现在,我妈妈说,事事以我为先,围绕着我转。这是她想当一个好妈妈。我现在可以理解,这些是她爱我的表示。但作为一个婴儿,是无法认知到的。
那个时候,得到的感受,与我互动的人,我感受到,不管我如何,我不开心就哭,我不舒服就闹,我想上厕所就上,她都很喜欢我。
我能感受到被喜欢。不管我眼睛大不大,鼻子挺不挺。不管优秀不优秀。我能感受到,因为我是我,我就很好。
我能从她对我的这种喜欢,我哪里都好,我是全世界最好的小孩。我会从这种感受中,感受到我很好,我很有价值。
我觉得这个就是,才能结合我爱的本能,并显化为爱人的能力。
因此,我现在就算我妈妈心理很健康。并且,没有长时间呆在一起。但与我从一个小婴儿,在妈妈肚子里感受到的爱,有不太一样的地方。
咨:是的。
有本质的区别。
来:我昨天与妈妈聊了一下。我觉得她有产后抑郁。
我妈妈承认了,她说当时不懂,现在懂了。
她说:她生了我之后,每天都很焦虑与抑郁。因为当时家里没有钱,我爸爸又不会主动给我妈妈钱。
她当时对生存有非常大的恐惧。
……
我爸非常失职。
……
我妈妈那个时候的恐惧、不安,极度的悲伤。我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小婴儿,是全盘接受了的。
我在那个时候,不仅全盘接受。而且,我妈妈的极度恐惧与焦虑,我全部接受。我不仅没有得到爱。
……
我妈妈极度恐惧与焦虑。她没有地方可以去。
……
![]()
现在这个就是我想要破的局。
因为我想要这个爱,不可能得得到。这样,我就缺乏了一个最核心的部分。而且,没有别的东西可以替代。
而且,从友情与爱情里,我觉得更不靠谱。
友情与爱情,是有更多的条件。
比如,爱情。一开始,是我喜欢这个人,长得好看,性格好。我们比如,在思想上有共鸣。因为这些特定的条件,我喜欢他,爱他。我爱的是这些条件,不是这个人。
但把这些条件放在另外一个人身上,也可以。
比如,因为长得好看。但不可能持续。或者,遇到事情,他变得抑郁。
当初爱他的条件消失了,爱情消失了。如果我们结婚,因此有了其他的牵绊,是亲情。但不是爱情。也可能是占有情。
我们可以走下去,但不是爱情了。
我们产生这些爱情的条件消失了,我们的爱情没有了。
友情也是如此。
你能成为我的朋友,你得先满足我对朋友的标准。你达到我的标准,才能成为我的朋友。我对别人也是如此。
如果,有一天,他对朋友的标准发生了变化。或者我发生了变化。我不再满足他对朋友的条件了,他就不会对我产生朋友的爱了。
我也如此。
我觉得,爱情、友情都有许多条件。
……
而朋友会变化。爱情会变化。
人是会变化的。
人会发展,以前我与这个人聊不到一起。而这个人发展了,我们聊天发现我们认知非常契合,思想同频。但人也会变差。
以前我们聊得来。但这个人误入歧途了,走上了不归路。
或者这个人完全坠落了。
犯罪了。
我可能会变的。
这些是会变的。
一切会变。
但血缘关系不会变。
我觉得那是永恒的。
所以,我觉得就是,父母或者养育者对我的爱,它是最特殊的。然后,再加上我妈妈,她是我认定的养育者。
并且,我与她的纠葛太深了。我们之间有太多的爱与恨。
我之前在她身上得不到,就想在其他人身上得到。
比如,……。
但我(在她们身上)绝对不可能得到妈妈那种爱。所以我觉得没有人爱我。
虽然我可能被其他人爱着。
但我最想要的是最核心的爱。
我妈妈的爱。
……
我是她的女儿,这个条件是永恒不会改变的。
我现在在想怎么破这个局。
怎么去解决,我当时作为一个婴儿遗留下来的,可能已经深深地根植在我的精神世界里,对这个世界的恐惧与不安。
并且,我很想要得到来自那个时候,我妈妈对我的爱。
我觉得人的人格不是一天构建起来的。
是一点一点的。
但时间不能回到那个时候。
我现在变不成小婴儿。
我妈妈也变不成我想要的样子。
每一天,都让我感受到,我是一个很棒的小孩。我在她的心目中,是全世界最棒的小孩。
不管是在她的标准,还是社会标准里。我好不好,不重要,我在她的心中与眼中,我就是这个世界最棒的小孩,我怎么样都很好。
我觉得这个过程,好像无法重复。
我就想知道怎么去破这个局。
我有点茫然。
![]()
咨:我想问的是,为何要破这个局。
为何要给她补。
是你想给她补。还是她想要补。
来:我想,是她想要补吧。
我上次提到过,我在看一些文学作品,与这种特殊的爱相关的情节时,我就会忍不住哭泣。
我感觉我内心深处会涌出好浓烈的悲伤。那种悲伤好强烈。强烈到我有时会不理解。
作为现在的我。
我不知道这份强烈的悲伤是从哪里出来的。
我觉得就是那个没有得到爱的小婴儿。
她现在依旧活在恐慌、不安之中。就是她觉得很不安全。
她觉得就是,像她这样,不好没有价值的人,无法在这个危险的世界里存活下来的。
她很恐惧。
她想要获得力量。
因此,她很想要来自妈妈的这一份爱。她觉得,可能有了这份爱之后,就会激活这份本能。
结合了这份本能之后,就可以去爱自己了。
当她可以去爱自己了。
爱自己就像一份能量源。
依靠这份能量源,就可以长大。
她就可以改造她的世界,改造这个她觉得很危险的,她觉得无法存活下去的世界。
她可以长大。
她可以去做很多事情。
但她现在需要这个爱去激活她。
让她感觉到自己很好。
当她觉得自己很好时,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很好的感觉。
这种很好的感觉,可以让她去修正或改造,这个危险的世界。
咨:就可以改造这个危险的世界。
来:是的。
咨:因此,这个世界是她的情绪投射。
本来的世界既没有快乐也没有痛苦。既不美好,也不危险。
这个世界就是一个主观的世界。
如果小婴儿知道。她感受到的世界,其实是她主观的世界的投射。
那如何?
来:所以,她想去改变,她感受到的情绪。
她想要感受到安全。
她想那一块,让她感觉自己很好,很棒的爱的拼图。
激活内心爱的本能的拼图。
她想要这些东西之后,她投射出去的世界完全不同了。
咨:现在的困难是得不到了。
时光也无法倒流。
这个资源外部没有。
内在有。
解释:
你只活了一代。
但你的基因活了上万年。
假设一代一百年,你活了一百代了。
假设其中有十代活得不好,起码有九十代活得好。
你相信吗?
来:如果结果是好的。
我愿意相信。
咨:现在闭上眼睛,去寻找一下?
催眠。
如果你找到了,告诉我。
上次,你告诉我能从影视作品里感受到,被爱的感觉。
所以,你以前的基因里,有过这种记忆。
当你找到,被父母爱着的感觉。告诉我。
(积极暗示催眠)
来:我看到了,好像是在一个疗养院里。我的妈妈,她靠在床上面。然后,她抱着一个小婴儿。
旁边是她老公,眼神非常温柔,感觉空气都是甜的。空气当中都充满了爱,感觉爱在他们三个当中流动。
而且,我感觉他们两个夫妻,都是外柔内刚的人。外在的气质是无害的,但内心温柔而强大。
然后,他们三个人都很安心。
氛围非常地放松。
小婴儿感受到了,来自于他父母的安定与安全。
然后,所以她睡得很香。
这对夫妇也是,他们看到小孩就是,那个小孩哪里哪里都特别好。好可爱,长得好可爱。他们就觉得她哪里都很好,哪里都顺眼。
然后,在这个房间里,没有其他人打扰,就只有他们一家三口。
然后,很宁静,很放松。
而且,这个房间整体上是这种很浅的暖色。
然后,从窗户往外面看出去,窗户外面有一颗充满生机的树,还有蓝天白云,小鸟儿。
房间与树都给人希望满满。
给人很安全。
咨:这个小婴儿。
可以给它命名吗?
不知道她是你过去哪一代的,但它是你的一部分。
![]()
来:嗯。
叫她XX。
咨:XX。
你内心有一个XX。
也许我们可以让XX出来告诉那个饥渴的小女孩,它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这是她的本质。
来:嗯。
但是,我觉得那个小女孩会质疑。她怎么知道她是怎么样的人?
咨:她是写在她的基因的人。
而且,你可以去感受到别人被爱时。所以,你曾经有过这种感受。如果你没有感受过,怎么能去感受别人的感受。
来:XX会说:你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人。很棒。
跟我一样,不需要外界的条件。
咨:内心的小女孩只代表你这一世的际遇。而不能代表你本质作为一个人,生存了上万的人的本质。
所以,XX才是你。
可以让XX去经常陪一下,内心那个饥渴的小女孩。 ……
-*-*-*-*-*-*-*-*-*-*-*-*-*-*-*-*-*-*-*-*-*-*-*-*-*-*-*-*-*
如果孤单迷茫 黄手帕愿伴你成长 原创文章 转载须注明出处 为避免版权纠纷,本号文章图片已全部采取AI原创。
-*-*-*-*-*-*-*-*-*-*-*-*-*-*-*-*-*-*-*-*-*-*-*-*-*-*-*-*-* 往期文章: 2.韦小宝与嫁给爸爸 3.生命是租借来的 5.保密、知情同意与匿名保护三原则--心理咨询师如何遵守保密原则 6.神经症患者痴迷邪教的心理动力学——与完美主义相关的心理病理 8.当妈妈需要的自信 9.汤勺与共情 10.花开的感觉 结案的快乐 11.我可以找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咨询师谈我的性幻想吗?--性问题系列之一 黄手帕原创 13.[重庆焦虑、抑郁咨询]委屈的好人 --道德防御 --心理防御机制系列之一 14.我不想来咨询 只要你给我一个方法就行了 --略谈心理咨询的技术与关系 15.孩子:你无须内疚!你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一例嗜睡症咨询个案 17.被将就 18.攻击者&男女人 20.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1.积极的痛苦VS消极的痛苦 22.只有课后不复习取得的优异成绩才能证明我才智超绝 --自恋者的证明难题 24.受虐者如何创造施虐者 --施受虐主题下的两例投射性认同临床实例 25.买错了东西谁来惩罚我们?——严厉的超我与日常生活中的烦恼 28.“我”就是抑郁 31.如何培养一个自卑的小孩 ——自卑养成记(临床片断之一) 33.无法拒绝别人要求背后隐藏的投射过程 ——社交恐惧长程心理咨询临床片段 34.还有没有梅一凡?我来回答这个关键问题,我还有救吗?——梅一凡遗书读后感 35.吃不到季节性食品的可怜皇帝 ——社交恐惧的另一个来源:隐匿性自恋与全能回避 39.社会攀比如何破?允许自己成为自己真实的样子 ——反思:谁没有允许自己成为自己真实的样子? 40.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何破?——抑郁症长程心理咨询临床片段 41.“都是我的错”——掌控的代价 全能与无能的双人舞 ——抑郁或抑郁人格的病因学之一 43.你需要证明你是好的吗?——自我攻击的游戏如何破,写给自卑者的伴侣 44.假做真时真亦假 浮士德的魔鬼契约 ——抑郁症长程心理咨询临床片段之一 46.零用钱、懂事的小孩与“当妈妈的妈妈” ——如何培养一个自卑的孩子之二 48.从特殊到一般--我们的世界观形成过程与病理心理形成原理 49.肖申克的无意义监狱与只有挣钱才有意义--意义的世界与恐惧 53.不配为狗与剪断了翅膀的雄鹰——羞辱与贬低如何击穿孩子的人格 54.饭与酒——自恋的极致快乐满足与正常人的平凡踏实满足之区别? 55.无法拒绝别人与SM受虐幻想深层心理动力学--受虐幻想与无法维护自我权益功能失调行为深层动力学之一 56.不喜欢的老师就不听他的课与性别认同障碍所至同性恋倾向深层心理动力学之一 57.考试焦虑:考的是人格还是成绩——勇敢地接纳自我真实努力的结果 58.自我的分裂:把所有的责任与痛苦都交给现实自我,以便让另外一个自我去享受没有痛苦的内在幻想生活 59.通过受虐找到关系以避免无主自我之无边焦虑或崩溃解体--SM受虐幻想与内在冲突的动力学之三 60.自我的转变:边缘型人格组织转变为健康新自我--长程心理咨询之收麦篇 62.情绪词典 64.落发焦虑与金刚不坏的自恋之身--现实之光刺破幻相之城系列 65.生活的看客&生命的旁观者--部分心理疾患者隐密的内在幻想生活与现实生活态度及其冲突与痛苦 66.我只知道我不喜欢的,我找不到我喜欢的,我怎么活下去&允许自己腾出心灵的空间冒险,让不同的感受进入自我--咨询后期的重要议题 69.小众心理 70.一招搞定抑郁 71.三件事与自我责任清单--一种避免自我陷入焦虑、抑郁中的可能有用方法 72.性格内向就是不好的吗? 73.个人权力清单 74.拖延:化解自恋冲突的如来大法--拖延症背后隐藏的自恋冲突与心理防御机制 79.强权政治与奴化自我--个人潜意识原始宗教功能与抑郁型人格病态自我构建机制之一 80.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动力性自我成长小组招募 82.收拾行李的烦恼--内化没有安全感而想全面掌控的妈妈与自我的冲突 -*-*-*-*-*-*-*-*-*-*-*-*-*-*-*-*-*-*-*-*-*-*-*-*-*-*-*-*-* 如果需要帮助,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我: ·电话:023-89009815 ·邮箱:865273090@qq.com ·QQ:865273090 ·网址:www.hspxl.cn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微信公众号:黄手帕心旅 --*-*-*-*-*-*-*-*-*-*-*-*-*-*-*-*-*-*-*-*-*-*-*-*-*-*-*-*-* 重庆心理咨询-重庆心理医生-重庆抑郁咨询-重庆焦虑咨询-重庆强迫咨询-重庆情感咨询-重庆夫妻咨询-重庆青少年咨询-重庆家庭咨询-重庆性心理咨询-重庆人格障碍咨询-重庆人际关系咨询-心理咨询师-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了解更多可以关注黄手帕老师个人公众订阅号:黄手帕心理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更多好文等您分享!!!
咨询师黄手帕简介: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毕业,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在职研究生;2002年获得重庆市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重庆市心理学会会员,重庆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高级签约咨询师;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办者;职业心理咨询师。 心理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参加过精神分析、认知行为、存在人本、催眠、意向对话、沙盘、箱庭、正念、叙事、短程焦点、萨提亚两性关系、NLP、EAP,团体辅导、团体心理治疗、同性恋等各种专业培训。 接受个人体验一百余小时,接受各学派、各种类型的专业督导300余小时。 在十余年万余小时的个案咨询中,以心理动力学为主导,整合所学各个流派的理论与技术,结合人生经验和工作经验,形成了自己相对成熟的咨询风格。 工作理念: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陪伴和帮助来访者去经历解除心理痛苦的过程,获得成长,享受人生。 咨询专业领域:自杀危机干预,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疑病等各种情绪障碍,神经症、人格偏移(边缘、自恋、依赖、回避、分裂样等)长程心理咨询;失眠/心理创伤/居丧/人际关系问题/各种适应障碍/亲子关系/情感婚姻/发展性危机/同性伴侣问题/同性恋自我发展问题/性心理问题咨询等。 工作感悟: 心理咨询需要把我们的内心贡献出来为来访者工作,因此修炼自己的人格和学习一样,是从事这个职业所需要的永远止境的成长,感谢来访者愿意与我们一起成长。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兼职团体心理咨询师招聘 -2025-03-03
- 文章、图片版权公告 -2018-08-22
- 招聘 -2018-07-20
- 迁址公告 -2018-07-06
- 重庆黄手帕公益心理咨询正式启动了! -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