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1952年,时年26岁的伊丽莎白公主继承王位,成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据说她当时最担心的是,如果自己过早去世,尚未成年的儿子查尔斯能否顺利继承王位。她显然多虑了——67岁的查尔斯至今还是王子。 王子还是那个王子,女王身边的政治人物却换了一拨又一拨:首相官邸先后迎来了12位主人;与她一起出现在镜头里的人物从戴高乐、肯尼迪,变成了奥朗德、奥巴马。在英国的王位上,伊丽莎白二世淡然注视着世事变迁,履行着君主的义务,也展现着高明的政治智慧——你能从她身上体会到英国政治特有的气质,这恰是女王范儿的精髓所在。 与首相的微妙平衡 “我能感受到来自女王的友好,但绝不是友谊。”曾在20世纪70年代出任英国首相的卡拉汉如此评价他和伊丽莎白二世的关系,一语道出女王在政治生活中的最大特点:分寸感。 女王面对的第一任首相是丘吉尔。他带领英国走过了“二战”的艰苦岁月,与女王的父亲乔治六世是老朋友。在丘吉尔心中,当时的女王还是个孩子,他不敢想象,在战后疲惫、美苏坐大的局势下,一个不谙政务的孩子能成为英国人的精神依靠。 丘吉尔见女王时,年轻的女王适当放低了身段,以晚辈的姿态,让丘吉尔产生了亲近感。“女王与丘吉尔在二战中有共同抗敌的经历,她知道丘吉尔在根本想法上和自己一致。所以,她信任丘吉尔。”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张炜博士说。 按传统,事关国家大局的内政外交文件都会送呈女王一份,20多岁的她竟然有足够的耐心仔细阅读这些文件。单纯从阅读文牍方面而言,女王对英国内外事务的了解甚至强过大多数内阁官员。有一次,英国在巴格达的官员发回了电报,丘吉尔一时疏忽忘了看。等他去觐见女王时,女王问:“您对巴格达发来的电报怎么看?我很感兴趣。”丘吉尔一时语塞,只好说实话。从那以后,每次觐见女王之前,他都要把所有的文件仔细看一遍。他开始真正尊重女王了。 “这是女王的政治智慧,她不会对首相说‘你应该关注这个问题’,而是委婉地提醒对方,我对此很感兴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郭方研究员说。同样,如果女王不赞同首相的做法,她也不会直接反对。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接替丘吉尔出任首相的艾登联合法国、以色列,准备用武力赶走纳赛尔。女王并不支持动武,但她只是问:“你们确定这样做明智吗?”最终,英国还是卷入了战争,其结果证明女王的担心不无道理:虽然英国取得了军事胜利,但在中东的影响力丧失殆尽,得不偿失;埃及则在政治上完胜,纳赛尔成了民族英雄。 等到撒切尔夫人成为首相后,女王如何与她相处成了一大看点。两人同为女性,年龄相仿,撒切尔夫人又是出了名的“铁娘子”,她们会上演一台好戏吗? 有一次,两人共同出席活动之前,撒切尔夫人让秘书向王室通报了自己的着装。言下之意,避免撞衫。女王却不紧不慢地回答说:“首相想穿什么都可以,不用通报。” “更重要的是,女王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方式,支持了撒切尔夫人的政策。”张炜说。1982年,阿根廷军政府占领马尔维纳斯群岛,撒切尔夫人决定开战,但内阁中反对意见不少,她循例前来征询女王的意见。女王没有直接表态,只说同意她的次子安德鲁王子参战。消息一出,反对声四起,但安德鲁最终还是登上了开往战场的航母。 撒切尔夫人对女王回报以敬意。在向女王行屈膝礼时,她比其他首相俯身更低,与女王例行会面时也总是提前15分钟赶到。 重庆心理咨询 重庆心理医生 重庆抑郁咨询 重庆焦虑咨询 重庆夫妻咨询 重庆家庭咨询 重庆情感咨询 重庆强迫咨询 重庆黄手帕心理 重庆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师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hspxl.cn 微信公众号:hspxl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
- 无明变有明 不可控变可控 ——自残的动力学之一 -2024-06-24
- 我疼故我在 ——自虐、自残的动力学之二 -2024-06-24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 -2024-06-24
- 欺负与霸凌--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2024-06-27
- 依赖与反依赖的双重奏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