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此图为后配图,图片来自网络,使用时未发现该图片的版权登记。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自性化(individuation)一词,兼具两种内涵,其一是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所谓自成一体,其二是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所谓自性圆满。 自性化可以在人格多个层次上进行,超我的自性化,本我的自性化,自我的自性化。本我、自我、超我,其构成又都有意识、前意识、无意识等层面,所有也有在意识层面的自性化,也有在前意识、无意识层面的自性化。无意识又分为个人无意识、文化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宇宙无意识等等层面,各层面都有不同的自性化矛盾运动。在大部分100次以下心理治疗中,进行的自性化运动都是自我层次上的。这一类自性化运动变化过程主要目标是整合三个矛盾统一体,内倾-外倾,情绪-思维,直觉-感知觉。比如说荣格学派自性化模型,大部分都是“直觉自性化模型”,以直觉为切入口,故而荣格派分析师们会引入对禅宗《十牛图》来表征自性化过程。当然,荣格学派的分支,沙盘游戏,是以“感知觉”功能切入自性化模型。那么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情绪自性化模型,思维自性化模型呢?也就是通过情绪,通过认知功能让人发生改变,最终达成自我的独立和完整性。这当然是有的,情绪自性化模型主要是在情绪聚焦疗法中。 认知自性化模型则主要是在认知疗法中,认知疗法中有三个疗法都分别形成了认知自性化模型,它们分别是辨证行为治疗,接纳承诺疗法和图式聚焦治疗。 本书就是通过整合辩证行为治疗、接纳承诺疗法和贝克认知治疗,这三种疗法的精华,开启一段自性化旅程,其目的是要整合思维-情绪这一对矛盾体。 为了更好地让自助者和治疗师们理解这个变化过程,下面借用禅宗的《牧牛图》来说明这个过程。 当然,禅宗的《牧牛图》本来是属于禅修指导手册,它的本义是用于描述宇宙无意识的自性化过程的,清朝的永来居士说,“牛者,识心也,童儿者,照心也,鞭绳者,精进也,以照心而灭识心,时刻加功,勇猛精进,不使识浪奔腾,透出真心,便是本来面目。……豁然开朗,以复其初,始知我原与佛同体,乐莫大焉。……一旦大彻大悟,更从何处觅仙佛耶?”可见,此图是描述中下等根器的修行者从渐修到顿悟的心路历程。(林绣亭,2013;王小林,2015) 但是这种心路的轨迹和心理咨询者心态改变有类似之处,故可以借用。更重要的是,他可以让一个困扰的现代人,和远古的祖先、神圣的圣者建立某种情感联接,这种联接带给人希望和梦想,本身有疗愈作用。 《牧牛图》第一图名为“未牧”,它可以象征情绪困扰者们还沒有拿到这本书的状态。“黑牛”象征着处于完全阴影状态的情绪。情绪如疯牛般狞狰狞咆哮。它很容易践踏心理健康的幼苗。人们很容易被黑暗情绪彻底吞没,连天空的白云都染上了黑色。而“牧童”则象征着理智自我,理智和思维功能是因为黑暗情绪而激活生起的。就像佛学中的戒定慧是用于贪嗔痴而激活的一样,《初调》是来访者是去找治疗师,拿到这本自助手册的狀態。黑牛的鼻头变白,象征着理智自我生起微弱的觉察力,来访者已经隐约觉察到自己情绪失控。需要使用很大的力量来调整情绪。他开始勤奋地用力,试图调整失控,每当情绪失控,他就鞭策自己,要么去找治疗师要么去看自助手册。牧童没有和黑牛一样惊惶失措,也没有四处呼救,也没有躲在治疗师之后。这象征着他或多或少知道,疗愈力量主要靠自己而不是别人。但是自我疗愈对他来说仍然是非常困难、费力的。所以说,“從來劣性難調制,犹得山童尽力牵”。那么,身为牧童的自助者,究竟应该如何用力呢?这就是本书第一章到第四章的内容。 此书第一章介绍了治疗原理,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来访者能够对此疗法升起信心。对于理性主义者来说,信心的力量就来自于科学的说服力量。所以第一章指出,本书所整合的几个疗法,都是经过科学实证研究验证有效的。并且说明了各个模块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整个工作的流程,并提供一个量表让自助者可以对情绪调节进行量化评估。 在这个过程中,自助者在阅读治疗原理的时候理性功能被激活,临床治疗师在初始访谈的结束时,也会讲解治疗原理,这个技术叫做“心理教育”。(引入D整合模块章节或者MBT) 至于交代治疗疗程,了解治疗如何开展,则属于心理治疗中,治疗框架的技术。(framing)这种技术的作用在于激活来访者的知觉功能,尤其是时间知觉,让治疗具有规划性和可控性,就像减肥,需要首先有个减肥规划一样。 在第一章末尾的评定量表,表面上看上去是用於测查和診斷,但是它們還有更主要的治疗意义,是让人能够产生细致的感知觉功能和理性判断功能,在临床中,也有类似的治疗技术叫做标定提问(Scale Question)。标定量化,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都会每隔一段时间重复一遍,这让人可以不断地评估治疗同盟的进展程度和判断治疗技术有效性,当然更容易产生信心和进步感。 在自助者对疗法产生信心后,第二章继续进行心理教育,这一次是教育自助者了解情绪心理学的常识。比如情绪产生的工作原理,情绪组成成分,它和思维、身体知觉的关系。然后自助者要开始练习,如何分辨情绪的各种成分。在这里,已经要求自助者,具有纯粹觉察的正念能力,要不然你是无法分辨出各种情绪成分的。能把情绪的各个成分分辨出来,并且对它们命名,这时候的自助者已经具有了另外一项能力,叫做“象征符号化”能力。在第二章的最后一部分,自助者的另外一项能力并激活,这是分析自己防御机制的能力。作者在书中把情绪困扰者的心理防御机制称为应对策略,并且把这些常见防御机制分为七个类别56种表现,并且把这56种表现,再次做成量表,让人评估和自我了解。 人们自我分析完后,不免会为自己有这么多有问题防御方式而焦虑不安,乃至自体崩溃,丧失信心。作者贴心地在这一章末尾附上了解决之道,列表提出这7大类有问题的应对策略,分别可以用第四章到第十三章的哪些技术对治。但是作者没有急着进入具体的章节,而是在第三章,把七类有问题应对策略中的回避情绪专门拿出来,又更加细致地讲解一遍。这是因为,回避情绪类似于防御机制中的“潜抑”,是其他类防御的必经之途,也是最能造成长期后果的。而作者在这里,期望激活的是读者的“理性经济人”头脑,这个读者要能根据经济理性,来评估情绪回避的害处。不过我认为这一章尚有可以改进之处,如果能够加入认知疗法的“成本-效益”分析技术更好,因为防御总是有原发获益和次级获益的。只是片面强调防御害处,不足与让有些来访者放弃其防御,因为他必须同时放弃防御的获益。 本书第四章仍然没有切入情绪处理的具体技术,而是开始进行人生价值观的反思,价值观被分解到人生的十个领域进行反思,并且记录每天落实自己价值观的行为事件。这部分的工作原理是强化人们的自我理想,形成稳定的身份认同。在其他的疗法如TFP中,身份认同的稳定是在治疗中后期才完成的。大多認知療法總是強敵一個穩定的類似訓練教練和樂於練習的運動員關係,這種關係要求的自體-客體關係配對是指导性父亲-老师和好学的学生-孩子,其基礎是潛伏期的父愛。潛伏期結束,進入青春期,就開始到人生價值觀形成的階段,所以,自助手冊這種形式,本身也對來訪者的心智水平有一定要求。头四章的任务完成后,来到了《牧牛图》的“受制”阶段。此阶段牛头变白了,象征着理性头脑终于可起主导作用,情绪也不再汹涌澎湃。空中黑云已经消散,理智之阳光已经显露。 此阶段自助者可以做到,在每次负性情绪出现之时,通过各种技术,或三天或五天,消化这些情绪的大部分。所谓“渐调渐伏息奔驰。” 除了辨别情绪成分,分析自我防御,抉择人生价值这三套技术外,自助者还需要学习另外四套技术,分别是正念觉察,去融合(defusion),认知弹性训练和自我安抚。对应着本书第五章到第八章的内容。 正念觉察是所有技术运作的基础,如果把疗愈比喻为一锅心灵鸡汤的话,正念相当于“汤”,其他技术相当于“鸡”,缺一不可。 本书的不足是在正念这一块技术还是不够丰富、细致,在临床上,我们一般可以推荐来访者接受卡巴金的八周正念减压或者康菲尔德的40天正念练习课程。 去融合,也被翻译为解离,实际意义是指人不再融合于负性思维和念头的心流,能抽身而出。 认知弹性训练,包括了贝克认知疗法的多种纠正歪曲思维技术,如思维情绪记录,最糟糕提问,正反方证据,可选择思维等等。这些是最经典的认知疗法的技术,本来就是用于处于情绪障碍的一种——抑郁障碍的。 这一大堆无比强悍的理性技术,形成了一个治疗容器,紧紧地抱持住情绪。正如牧童能够拉住牛儿一般,正可以借用“手把芒绳无少缓,牧童终日自忘疲”两句来比喻。 但是正如图中牧童要把牛儿带到溪流边喝水一样,来访者也需要得到一些滋养和安慰,才能继续向前,面对此书后半部分的内容——各种暴露。故而在第八章切入了自我安抚技术。 自助者的意识自我正在整合理智和情绪两大功能,另外两大功能直觉和感知觉就会受到抑制。故而补偿滋养就需要在这两大功能中寻找。这大概是作者挑选了感知觉作为自我安抚技术重点的原因。 但是,作者也明确意识到,感觉功能一旦得到强化,那么情绪很可能会再次泛滥,所以在第八章他提醒自助者要担心这些功能再次变成逃避行为。 理智、情绪、感知觉三大功能都得到整合后,治疗已经进行了一半了,这时候治疗改变过程进入到第四阶段《回首》。 《回首》图中,黑牛的上半身都变白了,这象征着自助者已经双手有力,能够熟练地调控情绪。 牧童能够把黑牛拴在树上,树木象征着自然。这个时候意识自我已经不需要非常用力地练习和学习,或多或少可以自然而然的想起运用各种技术调控情绪。所谓“日久功深始转头,癫狂心力自调柔”。 但是这种快乐将会很快被打破。因为从第九章到第十三章,全部技术都是要反其道行之,进行痛苦地暴露。包括第十章人际技能训练,也是反其道而行,自助者要学会走出自己的舒适区,用一些不习惯的人际技巧,比如说学会拒绝别人。如果来访者系统地完全掌握这些技术,那么他已经相当于能够自我治疗的一个治疗师。如果他甚至犹如本书第十四、十五两章描述的,能够预测未来心理疾病复发的线索,并且能够做好预防工作。那么,我们可以说,其心理健康水平已经高于一般人群了。我们可以说,他已经是情绪调节管理的熟练牧人,他的心态可以用《牧牛图》之“训伏”来代表。整头牛的大半部分身体已经变白,表明此人的意识觉知水平已经能够基本覆盖意识和前意识范围。理性自我对于情绪已经是收放自如,“放来牧去得自然”,“牧童归去不须牵。”但是《牧牛图》所表征的治疗动力变化剩余五张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本书主要是整合分裂的理性和情感两大功能,随着在此过程中,它也整合了部分感知觉功能。但是直觉被遗漏了。所以,如果自助者追求进一步整合的话。 在此书之后,他应该首先追求感知觉与情绪的整合。本书中第8章提到的各种感知觉觉察技术,主要还是整合思维和感知觉。而感知觉-情绪整合,是通过图画、沙盘和身体运动来进行的。自助者可以通过相关的曼陀罗、缠绕画技术,或者沙盘游戏、身体云顶、舞蹈治疗、音乐治疗、针灸按摩等等来整合其感觉功能。这一步骤可以通过《无碍》一图来象征。 音乐,就是感知觉和情感高度整合,牧童通过音乐功能,情绪得到进一步的表征和觉察。而音乐创作过程,则指向直觉功能。所以我们看到,“山童稳坐青松下,一曲升平乐有余。”当感知觉、情绪、思维形成三位一体的整合结构,一个人的自我疗愈功能已经非常稳定和完善了,这时候的自我可以安眠石上,让这些功能《任运》自如,牛儿已经可以自发自愈了。(牧牛图•第六•任运) 但是,一个人只是没有心理疾病,并不等于一个人的生命具有了创造性。 而创造性的发挥,则必然需要通过整合直觉功能。直觉功能,则是通过诗歌、写作,占卜、建筑、绘画等等艺术工作等作法来整合。 而艺术等创造性工作的驱动力,又植根于我们内心神性空间、超越性空间。 所以我们看到在《牧牛图》的“相忘”一图中,牛儿和牧童都上升到了空中,天空中出现了月亮和北斗七星。这象征着自助者在内心找到了神圣的、超越世俗生活的空间,与内心的神性链接,让自助者创造力爆发。随着他进入“相忘”阶段,他的自我也不会在恐惧情绪被轻易淹没,甚至他可以欢迎情绪的淹没和爆发,因为这会带来创造性。他已经能够遗忘情绪和思维,直觉和感知觉的二元对立。所谓“人自无心牛亦同”。他甚至可以遗忘发现这本书中的各种技术,尤其是人际关系技术。因为人内心中有了神圣空间和创造性活动,他对于孤独的耐受倍增。甚至他开始享受孤独而乐天无忧。所谓“白云明月任西东”。正如《牧牛图》之“独照”所象征,代表着情绪的牛儿消失了,因为它已经融入牧童的自我,这时候的自我可以在“一片孤云碧障间,拍手高歌明月下”,他的音乐和歌曲甚至不需要一个听众了。 最后,经历完这一系列漫长的征程,自助者通过充分体验自我的四大功能,从而领悟到自我本质的是不存在的,所谓自我的空性,自我就像一个空杯,情绪、思维、直觉、知觉就像不同颜色的水,空杯这个容器会随着不同颜色的水呈现出不同的色彩。那么,既然我的自我具有这种空性特征,我身边的所有人岂非也是同样,以及我和所有人的关系,岂非也是这样变化无常的。这种任运无常的心态,以 让自助者最终能够面对人生的各种变幻。正如《牧牛图•双泯第十》所言,“人牛不见杳无踪,明月光含万象空”。 通过认知的自性化工作到此完成一轮循环,但是深层心理治疗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之后还要经历内在儿童,各种情结的自性化,各种原型的自性化的多轮循环。这一部分内容可以参考本文的附录:心理功能八宫表。其中用到了易经来表征这些内容。比如说,本书所要求的配对原型是,读者把作者投射为一个引导性导师,自己认同一个好学好练习的学生,这在《易经》中类似于蒙卦的内容,自助者内心包容一个被情绪淹没的童蒙小孩,蒙卦属于离宫,我们可以看到,这要求自助者至少要能修通肛欲期的权威情结,进入到三角情结的俄狄浦斯期,方可以具有蒙卦的卦德——“果行育德”,果断地行动练习,具有遵循天道的品行。 如果自助者无法达到这一能力级别,则可以进行其他针对更早期心态的自助工作,如内在小孩工作法,如图式疗法的自助手册等等。 参考文献: 林绣亭.(2013).禅宗牧牛主题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王小林.(2015).走入《十牛图》.香港:中华书局 Ekstrom, S. R. (1988). Jung's typology and DSM-III personality disorders: a comparison of two systems of classification. J Anal Psychol, 33(4), 329-353. Loly,P.(2002). A Logical Way of Ordering the Hexagrams of the Yijing and the Trigrams of the bagua. The Oracle - The Journal of Yijing Studies, vol. 2, no. 12, January 2002, p.2-13. 情感专家 感情咨询 黄手帕心理 心理咨询师培训 婚外情 婚外恋 婚姻咨询师 青少年心理咨询 边缘型人格障碍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同性恋 恐惧 失眠 强迫 产后抑郁 焦虑 重重庆心理咨询 重庆心理医生 重庆抑郁咨询 重庆焦虑咨询 重庆夫妻咨询 重庆家庭咨询 重庆情感咨询 重庆强迫咨询 重庆黄手帕心理 重庆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师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hspxl.cn 微信公众号:hspxl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
- 无明变有明 不可控变可控 ——自残的动力学之一 -2024-06-24
- 我疼故我在 ——自虐、自残的动力学之二 -2024-06-24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 -2024-06-24
- 为什么你总是没有存在感||没有存在感的养成之路 -2024-07-13
- 世上最深的恶意,是劝你原谅那些伤害过你的人 -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