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很多小学生在学校被挨打、受欺负之后,往往没有回去跟家长说,而是憋在心里。按理说,孩子在受委屈之后都会第一时间去找父母倾诉,这种把委屈憋在心里的情况,到底有着怎样的隐情呢?了解了事情的原因,我们才能更好地做好预防。 孩子不愿意把事情告知家长的原因,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1、孩子没觉得有多严重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的认识也不一样。老师打骂学生,同学打骂同学,家长当然会觉得不应该,觉得很严重,因为“窥一斑而见全豹”,这样的行为反映一个老师、一个班级的整体素质,反映师资的质量和教育机构的管理水平。但孩子看来,打骂行为是具体的一次,即使多次,也是有数的,孩子还不能从具体事件分析事件的性质,不会做归纳总结,得出某个结论。因此,具体的事件孩子会忍,能接受,认为过去了就行。 2、家长的教导 大多数家长都认为,孩子到了学校就应该听老师的,老师都是正确的。孩子当然会记得,因为老师同样会这么强调,天天强调。于是,孩子会把老师当做最高标准、最高典范。只要是老师说的、做的,那一定是正确无比的,这其中包括老师的打骂和惩罚。 3、孩子的社交需要 孩子打人和被人打,是社交的常见行为,没经历过这些的孩子学不会正常的社交。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喜欢跟大些的孩子玩,因为能得到指导,有机会模仿。大的打小的,能让小的知道,孩子之间需要确立“秩序”,打骂和威胁也是方式之一。孩子跟不同孩子交往,有大有小,受大孩子的欺负,转而欺负一下年龄更小的孩子。如此,孩子知道如何跟更强的同学相处,如何跟弱者相处。一个班级,总有弱小者,有些孩子容易被欺负,有些孩子则不然,原因就是社交能力有差异,跟家长的教导,甚至教唆有关。 4、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威胁 孩子还要在学校学习,如果告诉了家长,那么以后的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因此,面对来自老师、同学的威胁,孩子在两害相权取其轻之后,为了还能在学校呆下去,他们就会选择不告诉家长。 5、不愿再提让自己害怕的事 同样的事情,即使同样会对孩子和成年人造成影响和伤害,但效应并不相同。对孩子的伤害,常常是当时的影响。不像成年人那样,是持续的,很难减弱和消除。因此,孩子确实更容易遗忘那些不快,甚至是悲伤。再次伤害来自于再次提及,而不是第一次的延续。所以,孩子们不愿意提及过去的那些事情,以免再次造成不快和恐惧。当别人询问时他们就不愿意回答,更不愿意自动提及。 家长永远是孩子坚强的后盾。但在学校时,面对老师、同学,孩子肯定要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家长对学校的事情往往是鞭长莫及的。基于这样的考量,孩子很多时候在学校受了不公正的待遇也只能自己解决,而不会选择告诉家长。如果选择告诉家长,虽然能解决一时的困境,但以后说不定会受到更加不公的对待。所以孩子会更倾向于自己解决或寻求伙伴的帮助,而不会告诉家长。了解了小学心理的这些状况,家长就可以据此寻求解决之道。 重庆心理咨询 重庆心理医生 重庆抑郁咨询 重庆焦虑咨询 重庆夫妻咨询 重庆家庭咨询 重庆情感咨询 重庆强迫咨询 重庆黄手帕心理 重庆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师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hspxl.cn 微信公众号:hspxl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
- 无明变有明 不可控变可控 ——自残的动力学之一 -2024-06-24
- 我疼故我在 ——自虐、自残的动力学之二 -2024-06-24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 -2024-06-24
- 欺负与霸凌--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2024-06-27
- 依赖与反依赖的双重奏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