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导语】“你太自恋了!”“我就自恋了,SO WHAT?”中国大众普遍开始说“自恋”这件事,可能自芙蓉姐姐始。不过她让中国人认为“自恋”是种性格缺陷。 事实上,1970年代,自体心理学大师科胡特就宣布:“现在,自恋合法了。” 自恋不再被作为对夸张、自满、自负、自我、自私等负面人类品性的专用称呼,而用来形容人类拥有自我价值感、珍视感、骄傲感、充实感等品性——事实上,自恋是人性的核心。不过自恋有5张脸,让我们来一一认识。 【正文】今天早起,洗漱之后,你,一定照了镜子;然后,按照内心对自己的某些预想,开始化妆,先是化妆水,日霜、隔离霜、粉底液,可能你还卷翘了睫毛,涂了口红;看着镜中的自己变得很漂亮,又向着自己的耳后喷了chanel “5号”…… 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呢?这源于我们对自己的关注。我们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是值得关注和令人舒适的,这会给我们带来愉悦和生命活力。从根本上说,这就是每个人所具有的自恋能量的外显。研究自恋的大师科胡特定义“自恋”为:“自恋是一种藉着胜任的经验而产生的真正的自我价值感,是一种认为自己值得珍惜、保护的真实感觉”。自恋是人性的核心,甚至是心理健康的表现,除非自恋太过头,那才是问题。 但,人类的自恋,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简单,自恋有五张脸,它可以通过5种形式表现自己。有时候很奇特、很隐蔽,我们甚至没有觉出自己自恋了,但它却已经不知不觉地伤到了自己和他人。 自恋的第一张脸:自我骄傲 “骄傲”在许多年里,都被当作是不太体面的品性。它被用来称呼那些获得好成绩而自满的小孩。这种价值观现在已经被认为是错误的。如果一个人的自我成就和自我展示一直无法被认可和接受,那么创造力又从何而来呢?骄傲恰恰是人类自我展现、拥有理想和抱负的基石。如果一个人没有骄傲,或者不能感受到骄傲带来的愉悦,反而或许说明他/她存在着某种心理困扰。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强调要多鼓励小孩,激发他/她的骄傲。 “母亲眼中发射出的爱的光芒呼应了孩子显示自己的游戏;其他种种母亲对孩子自恋、展示的快乐行为的呼应,肯定了孩子的自尊”科胡特说。其实,不止母亲给予孩子,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获得认可。例如,你在公司推进一个项目,你一定希望同事能够赞赏你,上司能够关注你。上司和同事眼中发射出的赞赏光芒,呼应了你显示自己的愿望,也肯定了自己的自尊。 适度的追求自我骄傲感,几乎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志。当然,一个人过度骄傲,的确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比如,你在公司里天天夸耀自己的男友或丈夫如何爱你,这份骄傲虽然对自己是愉悦的,却很容易激发他人的不舒适——如果恰巧对方正处于婚姻的困境中、甚至正在离婚,那你无异于给对方心里重重的一锤。所以,展示自恋的最佳尺度是具有同理心。当自己表达幸福时,能够考虑他人的感受。分享,而不带有贬低别人的味道。 有人会问,如果我总是觉得骄傲让自己有羞耻感呢?其实,偶尔几次,完全不必担心。除非经常如此,无法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快乐,那或许就和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需要调整了。 自恋的第二张脸:理想化他人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你听课,课程深深打动了你,让你对老师产生了超级好感,你开始关注这个老师的各个方面。凡是老师的课程都会兴致勃勃地争取去听、买他的书。又或者,你遇到一个很有魅力的上司,觉得他/她在工作能力、为人处事上都成熟圆润,非常倾慕,有时甚至会浮想联翩,猜想他/她日常生活也会很圆满…… 这些类似经验,就是理想化他人,是自恋变化的第二张脸。自体心理学家巴史克说,那是“一种深切的渴望:渴望着通过与被崇拜的、充满威力的人物的结合而得到保护和强化。这样的人物给你理想、力量;在你危难、挫折、寻求生命意义的时候,帮助你维持自我的稳定”。 我们为何会这样做?这是因为,当我们还处在发展过程中时,自身的自恋会因为现实而无法立即实现,这时候我们就会把这种自恋投射在四周成功人士身上,以建立自己的理想目标。这类投射,经过一段时间,随着自己的努力,对他人的理想化慢慢就可能会变成自己的现实。并且,你的成熟,也会让你发现那位老师除了可看到的优秀之外,还有许多缺点;而上司或许家庭并不和睦……你就会慢慢修正之前的看法,在保留内心的目标的同时,更客观地看待他人。 理想化他人在幼儿身上很常见,说爸爸有很大本事……这符合孩子早年的心理发育需要,父母就是孩子的理想化他人。对于那些表现不佳的父母,孩子恰恰丧失了理想化的机会,这会让他/她要么变得没有理想,要么变得一遇见谁就理想化对方。过多的理想化他人,就会搅乱自己的生活,也会给被理想化的他人带来巨大压力。杨丽娟追刘德华这个事件就是过度理想化他人的代表。 自恋的第三张脸:友谊 有时候,我们和某人交往,发现彼此不仅衣着有相似性,甚至用语、风格、观点都有某种默契,就会产生好感、友谊。这种情感,就是“回应一个人的基本需求:需要得到认可,可以拥有别人的人性对待与亲和或相同的感觉”。这是自恋的第三张脸。 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 友谊或者伙伴的感觉,在人的心理上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我们社会化的真正开始。朋友伙伴之间能够分享彼此的技能、资源、感受、人生思考的行为,是以原始人类阶段的伙伴需要为基础的。在原始时代,这种关系的结盟会带给一个人许多帮助。而且,相对来自社会的公共帮助,它更多是一种私人帮助,带有情感的支持和融洽。在我们自我能力实现受阻或者无法找到理想他人依靠时,友谊是一种强有力的精神支柱。有时,当我们自己还没有实现某些目标,但身边的朋友实现了,我们也高兴,这就是自身的自恋能力通过温和的投射所获得的满足。它是一种进化,要比理想化他人更有现实感和自立性。在生活中,同行、同事的交往,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某些友谊感。 友谊,作为自恋的第三张脸,也是需要界限的,要有节制,因为它和自我骄傲、理想化他人的感受尺度十分不同。在友谊中,如果任由自己的自恋扩展,就很容易破坏这份友谊。例如你和一个朋友越来越紧密,连对方的私人生活都被你深度界入,这种干扰就可能导致关系紧张。自恋的原始本性是独大的,所以当它被以分享的方式来体验时,它可能就会不满足于分享,而要突显自己、不顾及他人。科胡特指出,人类发展出同理心,意味着一个人跨出了超越自身的伟大一步,对于友谊关系来说更是如此。 自恋的第四张脸:融合 当我们相爱时,爱到高潮,就是融合。这感觉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是自恋的第四张脸。 融合超越了任何一种自恋状态,它几乎无边界、无间隙。自体心理学家布茹克这么定义:“此状态从自闭态跨出了一小步。他对他人有一点点的意识,但他人被以为是自己延伸出的一部分。尽管有意识他人的存在,但不存在对他人的态度,因为他人已在掌控之列。” 这种状态于个体,其美好,是高峰体验。但在恋人之间,也很难维系,因为他们有自己的个体存在,有各自的日常工作和吃喝拉撒。如果一味停留此中,总会先有一个人受不了要暂时离开,不然就会窒息。这就是许多热恋中人,在初期交往、情感到达高峰后很容易产生冲突,甚至愤而分手的原因。谁能承受在完全融合的情感高峰之后,竟然会产生冲突呢?带着巨大的失望,他们匆匆分手。这种冲突经常被一厢情愿地解读为背叛或者伤害,其实这仅仅是彼此适应的开始。 融合不但存在恋人、朋友之间,父母亲子之间也存在着融合。父母紧紧抓住青春期的孩子不放手,拒绝孩子终要从家庭融合中走出去、建立和面对自己的生活,往往会导致子女的激烈反抗。有的父母在子女遭遇困难时,会说,“瞧,就不听我的话”,这是相当不成熟的心诚,其本质是一种融合的自恋被挫败后的报复感。 融合和人际界限的辩证关系,只要在一个以上的人之间存在,就需要被认识。作为亲密关系的关键,它几乎是终生学习的目标。在生活中,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等人格性问题患者,往往就会因为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反复表现与人融合、让对方窒息、逃离,而自己又反复体验被抛弃的创伤感受。 自恋的第五张脸:嫉羡 不知道你是否遇见过这样的事,你尽心、尽力帮助朋友,特别在他/她遇到困难时,你也很尊重他/她的感受,但随着你的帮助,他/她的态度却越来越不好,甚至攻击、仇恨你,和你断绝关系。你遭遇到这种极品事件时一定会想:真是狼心狗肺!其实,排除挑拨离间等外在因素,这就是对方的嫉羡,自恋的第五张脸。 嫉羡是一种十分隐蔽的恨意。可能来自人类进化中对资源争夺的自尊受伤后遗症。当你的朋友内心从感激、慢慢感到一种自尊受伤感、无法超越感时,如果他/她将对生活的不满又都投射到你身上时,就会将你的每次帮助都视作一种贬低。这过程可能是无意识的,而感受又无法说破,人际关系就会出现的裂隙。他/她可能会和你闹一些别扭,是无意的对立。但最终会导致彼此关系的破裂。 有时候,在听到同事说自己的投资如何成功时,或许我们可以反观一下自己和对方的内心。那种怀恨之心是不是会涌起?嫉羡在心理层面和自我骄傲很有关系,但它是更加底层的自恋性感受,往往以一种无法觉察的方式破坏人际关系。 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有自恋感没有问题,但两个人在一起自恋,就要小心自恋的尺度。本质上我们每个人都是自恋的,虽然现在自恋已经“合法”,但自恋的另一面也会伤到别人,并反过来伤到自己。自恋是如此复杂。对自恋多些觉察和调整,了解自恋的五张脸,会帮助我们在社会生活和亲密关系中游刃有余地体验美好的存在。 重庆心理咨询 重庆心理医生 重庆抑郁咨询 重庆焦虑咨询 重庆夫妻咨询 重庆家庭咨询 重庆情感咨询 重庆强迫咨询 重庆黄手帕心理 重庆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师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hspxl.cn 微信公众号:hspxl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
- 无明变有明 不可控变可控 ——自残的动力学之一 -2024-06-24
- 我疼故我在 ——自虐、自残的动力学之二 -2024-06-24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 -2024-06-24
- 为什么我总是“状态不好”? -2024-06-26
- 别人怎么对你,你就一定怎么对他吗?/“激将 -2024-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