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此图为后配图,图片来自网络,使用时未发现该图片的版权登记。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1、定义 威尔弗雷德·拜昂的涵容者-被涵容者概念的意涵是根据母婴护理的情景类推出的分析双方的情景。不仅指派母亲作为慰藉和充实奶水的提供者,而且母亲要成为一个有接受能力的器官,接受婴儿的情绪痛苦,并且有能力慰藉婴儿的痛苦并将其恢复到和真人一样的管理之中。在拜昂的术语中,一般而言,它代表了痛苦从O(其意义是无法命名的恐惧)到K(知识)的转化,如同“现在我可以思考那些不可思议之事了”一样。 从理论观点的演变来看,这个概念代表了投射性认同理论的延伸(参见条目投射性认同),从一个作为原始幻想和防御的理论成为了一种对于思维的发展是必要的古老沟通形式的理论。 作为心智功能的关系模型,涵容的过程在涵容者-被涵容者之间扩展了一个线性的相互交互作用,步骤如下:一个发送者向接受者传达了一种心智的状态(“内容”);涵容者通过心理工作潜在地“涵容”并转化之;这个转化的内容,和“涵容的功能”本身可能一起被发送者重新内摄了。 虽然该模型的发展原型是母婴关系,但是这一概念也适用于一发生在双方的二价关系以及精神分析动力过程之中种特殊无意识沟通。它也适用于心灵内部过程的理解,个体试图在这个过程中以话语涵容、转换/转化和传递他/她的情绪。 在一个临床情景中,涵容的过程对理解精神分析过程和思考/象征化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从技术上讲,这意味着默默地忍受着婴儿/病人的尖叫,或其他痛苦的呈现。涵容涉及了认同、转化和在可能的时刻处理痛苦的诠释。 2、概念的起源 这个概念的根植于1940年代在英格兰进行的精神分裂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思维障碍),研究由梅兰妮·克莱茵和他的追随者赫伯特·罗森费尔德、汉娜·西格尔和阿尔弗雷德·拜昂进行。(这个术语也和作为坦克指挥官的拜昂的经验有关。涵容作为一个军事术语,意味着在战场上限制和减少冲突而不需要消灭它,从而使得其更易于管理。)【译注:Containment在军事语言中翻译成“遏制”。】 克莱茵的《对分裂机制的若干评论》(1946)阐明了她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从出生到3个月的婴儿早期期间的病理性固着的观点,她称之为”偏执-分裂“位。在这个位置的部分客体关系中,(存在着)迫害和毁灭焦虑,同时活跃着诸如分裂、投射性认同、否认和理想化这些原始的防御机制。 Rosenfeld (1959, 1969) 在他的临床研究(1950-1970)中详细深入地理解了投射性认同。他在病人婴儿期的原始世界中揭示了这一过程:客体——母亲的乳房和身体/治疗师——通过客体控制他们,随后,通过将他们内摄回来,让他们成为自我的一部分,并且认同他们。这种投射和内摄过程成为了拜昂关于涵容者-被涵容者研究的一个基础部分。 涵容者-被涵容者理论最初是在拜昂1950年的论文中出现的,尤其是在《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思想的发展》 (1956, in: Bion, 1984);《区分精神病性和非精神病性人格》 (1957, in: Bion, 1984);在《幻觉》 (1958, in: Bion, 1984),《对联接的攻击》之中。借鉴于婴儿与乳房的关系,在梅兰妮·克莱茵关于投射性认同理论中 (Klein, 1946),他强调了新生儿面对体验到的失整合和死亡焦虑时,母亲/她的乳房和婴儿之间的适应性改变的重要性。着令满意的容器乳房之存在是面对情绪和改变情绪、以及允许情绪学习的关键。因此,比昂的投射性认同的概念,作为一种原始的防御机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规范成熟的、栩栩如生的投射性认同之描述,隐含在涵容者-被涵容者的模型之中。(待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
- 无明变有明 不可控变可控 ——自残的动力学之一 -2024-06-24
- 我疼故我在 ——自虐、自残的动力学之二 -2024-06-24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 -2024-06-24
- 欺负与霸凌--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2024-06-27
- 依赖与反依赖的双重奏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