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此图为后配图,图片来自网络,使用时未发现该图片的版权登记。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其实早在弗洛伊德之前,有关潜意识的思想即在哲学领域广泛存在并拥有广泛的受众。
19世纪20年代以后,出于对精神类疾病治疗的探索与尝试,医学和心理学开始了对潜意识概念的实验性研究。
于是,弗洛伊德将此前业已存在的潜意识思想进行扬弃与系统化,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扩大了潜意识理念的内涵,提出了个体潜意识理论。
1895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合著的《歇斯底里研究》一书,被认为是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研究的起点。
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中存在着各种被压抑的内容,是隐藏着本能冲动和被压抑的欲望的神秘领域。
在一定条件下,潜意识中的一部分内容可进入意识,另外一部分则永远不能被觉察。
由于潜意识的原始性和动物性,其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活动,是人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
11
因此,潜意识在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起着决定作用,是人类心灵的核心和一切行为的内驱力。
在弗洛伊德看来,潜意识是心理系统最根本的动力,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性本能。
性本能是潜意识最原始的基础和动力,它被压抑而成为俄狄浦斯情结,包含着爱与恨的矛盾情感,还包括与被压抑的性冲动有关的一切经验。
离开性本能,潜意识的秘密就无从揭露,也无从说明整个心理过程的动力根源。
而关于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弗洛伊德有一个经典的比喻。
他认为人的心理就像一座漂浮于海上的冰山,露在水面上的部分是我们可以看得见、感觉到的各种意识到的心理活动,而藏在海水地下的那部分则是看不见、无法意识到的潜意识领域。
通过这个比喻,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两大过程,即意识过程与潜意识过程。
而潜意识是其中的主要部分,是意识的基础和来源,甚至是人的心理系统的深层基础。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中潜意识的注释》一文中指出:
现在让我们来界定意识这一概念,它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我们能觉察到,这是意识这一术语的惟一含义。
至于潜伏的特点,假如我们有诸多理由设定它们在心理中存在,就如同在记忆中那样,那么就用潜意识来表示它。
弗洛伊德在1923年发表的《自我和本我》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心理结构:潜意识一前意识一意识。
作为精神分析系统的基本前提,弗洛伊德认为这三个部分处于一种不断相互影响的状态中。
但是前意识和意识都是由潜意识发展而来的,潜意识在三者中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
同时,每个人的精神活动和行为都应视为意识和潜意识竞争和斗争的结果。
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
继行为主义失之后,在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以及计算机科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被看成是心理学的第二次革命。
认知心理学出现后,早在20世纪50年代,认知心理学家即开始了对潜意识的系统研究。
虽然在认知心理学的教材中很难见到潜意识一词。
取而代之的是启动效应、自动加工、内隐记忆等一系列专业词汇。
但研究途径和研究方法的科学化,使得认知心理学家意识到潜意识在人的学习和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基于众多的实验研究,认知心理学家创立了与精神分析理论的不同的潜意识观。
认知心理学的潜意识概念是根据信息加工理论提出的。
在认知心理学看来,所有感知觉水平以下不被意识所察觉的都是潜意识过程。
精神分析理论下的潜意识与认知心理学所讲的潜意识的不同点在于。
精神分析的潜意识研究的是人的内驱力。
认知心理学理想当中潜意识主要是一种意识的水平以及这种意识水平下的心理加工机制。
在精神分析理论的框架下,潜意识是受到“压抑”的意识,它包含着愿望和驱力。
在认知心理学的理论看来,与弗洛伊德认为的受压抑的意识不同,感知觉水平以下的大部分思维都是潜意识,这种潜意识活动十分迅速且不易被察觉。
同时,认知心理学中的潜意识概念并不用于解释意识压抑、情感和驱动和防御作用问题。
而对内隐记忆的研究发现,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潜意识的科学本质。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
- 无明变有明 不可控变可控 ——自残的动力学之一 -2024-06-24
- 我疼故我在 ——自虐、自残的动力学之二 -2024-06-24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 -2024-06-24
- 为什么你总是没有存在感||没有存在感的养成之路 -2024-07-13
- 世上最深的恶意,是劝你原谅那些伤害过你的人 -2024-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