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被公认为是现代西方思想界中的一位重要人物,而他的作品却一直引发争议不断。 荣格对现代心理学、心理治疗和精神病学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大批国际分析心理学家以他的名义从事自己的职业。在专业范围之外,荣格的作品也有广泛的影响:荣格和弗洛伊德是大部分人接触心理学时会首先想到的名字,他们的思想已经在艺术、人文科学、电影和流行文化中得到广泛的传播。荣格也被广泛地认为是新时代运动的发起人之一。但是,认识到这本书处在荣格全部作品的核心位置上是一次惊人发现,他花费在这本书上的时间不少于16年,而今天这本书终于得以面世。 很少有未出版的著作像荣格的《红书》(或称为《新书》)一样对20世纪的社会和思想史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荣格将这本书视为自己后期著作的核心,也被他长期视为是自己后期作品的关键来源。但是此前此前这本书除了激发一些人的好奇之外,还一直没有能够公开发行以供研究使用。 此图为后配图 卡皮里从长在恶龙身上的花中生长出来。上方是神庙。 文化时刻 在20世纪的前几十年,文学、心理学和视觉艺术领域出现了大量的实验。作家们试图摒弃具象派传统规则的限制,开始全方位地探索和描绘内在经验,如梦、幻象和幻觉,他们使用新的形式和旧瓶装新酒的方式进行实验。从超现实主义作家的自动书写到古斯塔夫·麦林克的哥特式幻想,作家们开始越发接近和碰触到心理学家的研究,而心理学家也在进行类似于作家的探索。艺术家和作家的结合产生新的插图及排版形式、新的文本与图像结构。心理学家也在尝试克服哲学心理学的局限,开始对艺术家和作家的领域进行探索,文学、艺术和心理学之间还没有清晰的界限,作家和艺术家可以借鉴心理学家的研究,反之亦然。一些重要的心理学家如阿尔弗雷德·比奈和查尔斯·里歇也经常用笔名写戏剧和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也是他们“科学的”工作的写照2。古斯塔夫·费希纳是心理物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把植物和地球的灵魂描述为一个蓝色的天使3。在同一时期,一些作家如安德烈·布勒东和菲利普·苏波也在刻苦研读并应用心理研究者和变态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如弗雷德里克·迈尔斯,西奥多·弗洛诺瓦和皮埃尔·让内。W. B. 叶芝使用心灵的自动书写在《幻象》4中创作出一种诗化的心理宇宙学。个体都在从各个角度上去寻找新的形式来描绘真实的内在经验,寻求精神和文化上的更新。在柏林,雨果·鲍尔写道: 1913年的世界和社会看起来像这个样子:生命完全被幽禁和束缚,某种经济宿命论开始盛行;无论一个人是否认可这个观点,他们都被赋予一个特定的角色,每一个角色都带有自己的爱好和特点。教堂被认为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赎罪作坊”,文学被看作是一个安全的出口……每天都最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是否有一种足够强大的力量来终结这种状态?如果没有,一个人如何逃脱? 在这段文化的危机中,荣格进行了一次长期的自我实验,从而写成一部文学体裁的心理学著作《新书》。 今天,我们站在心理学与文学之间鸿沟的另一侧,会把《新书》视为是这两者之间还未完全确定分离时所涌现出来的产物,而对《新书》的研究会有助于我们弄清楚鸿沟是如何产生的。但是,首先我们会有一个问题:荣格是谁? 荣格是谁? 荣格于1875年生于康斯坦斯湖畔的凯斯维尔,在他6个月大时,他们举家搬迁到莱茵河瀑布边的劳芬。他是长子,有一个妹妹,他的父亲是瑞士的一名新教牧师。荣格在晚年写了一篇回忆录,命名为《我人生的早期经历》,后来这篇回忆录经过大量的修改之后被收录在《回忆·梦·思考》中,荣格在书中详细叙述了影响他选心理学为职业的关键事件。这篇回忆录主要关注荣格儿童时期的梦、幻象和幻想,可以视为《新书》的序言。 在第一个梦中,荣格发现他自己站在一片低洼的草地上,那里有一个石头砌的洞,他看见一排石阶一直通下去,他顺着石阶走下去,发现自己处在一间地下室中。房间中有一个金色的宝座,后来发现宝座上类似树桩的东西是由皮和肉构成的,顶端有一只眼睛,后来他听到母亲的声音,告诉他那是“食人怪”。荣格不确定母亲是说这个东西实际上会吃小孩子还是就等同于神灵,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他对神的意象。多年以后,他意识到那个东西是一个阴茎,几十年以后,他才懂得那是一种在仪式中被崇拜的生殖器,洞内就是一个地下的神庙,荣格把这个梦视为他开始“进入大地的秘密”。 荣格在童年时期体验到一系列视觉的幻想,他似乎也具有自发地唤起意象的能力。在1935年的一次演讲中,荣格回想起自己外祖母的一幅画像,他像一个孩子一样看着它,直到他“看到”外祖父走下楼梯。 荣格12岁时,在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他来到巴塞尔大教堂广场,看到阳光在新铺的光彩夺目的瓷砖上闪耀,他感觉到一种可怕的、罪恶的念头正在逼近,他尝试掩盖这些念头,因此情绪持续低落了好几天。最后当他发现是神想让他有这些念头时,就像神刻意让亚当和夏娃犯罪一样,他开始深入思考这件事情,并看到神坐在自己的宝座上,一块硕大的粪便从宝座下掉了下来,散落在教堂的新屋顶上,把教堂砸得粉碎。有了这个意象之后,荣格感受到一种他以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欣喜和如释重负感,他感到自己是在“直面活生生的神,神全知全能且自由地站在《圣经》和教堂之上”。他在神面前感到很孤独,之后他才开始承担起自己真正的责任。正是直接且及时地面对活生生的神,却发现神不在教堂和《圣经》里,荣格才意识到他的父亲是缺失的。 这种被拣选的感觉导致他在进行第一次圣餐礼时对教堂的彻底失望,他一直相信圣餐礼将会是一次美好的经历,但实际上却索然无味。他总结道:“对我而言,这代表神的消失,宗教也不复存在,我再也不会去教堂了,那里没有生命,只有死亡。” 荣格从这个时候开始如饥似渴地进行阅读,他被歌德的《浮士德》深深地吸引,他被发生在墨菲斯托菲利斯身上的事情打动,而且歌德十分重视恶的形象。在哲学上,叔本华对荣格的影响很大,叔本华承认恶的存在并且宣称世界充满苦难和痛苦。 荣格也有一种活在两个世纪之中的感觉,而且非常怀念18世纪。他的双重感觉使他形成两种相异的人格,他称它们为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第一人格是那个巴塞尔的男生,他爱阅读小说;第二人格独自思考宗教,处于自然和宇宙合一的状态。第二人格居住在“神的世界中”,他的感觉最真实。第一人格希望自己能够不受抑郁的困扰和第二人格的孤立。当第二人格登场时,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已经去世很久但精神一直存在的人进入到房间里一样。第二人格没有明确的特征,他与历史相连接,特别是中世纪。对于第二人格而言,第一人格有缺陷,显得笨拙,需要第二人格去容忍,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的相互作用贯穿荣格的一生。正如荣格所看到的一样,我们也是如此,即我们一部分的生命活在当下,另一部分生命连接到过去。 当荣格要选择职业的时候,两个人格之间的冲突尤为激烈,第一人格追求自然科学,第二人格选择人文科学,在这个时候,荣格做了两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梦。在第一个梦中,荣格沿着莱茵河走进一大片阴暗的森林,他来到一座坟前,便开始动手挖起来,直到他发现了一些史前动物的遗骨,这个梦唤醒他学习更多自然科学知识的欲望。第二个梦中,荣格发现自己身处在一片森林中,森林中溪流交错,他发现一个圆形的水塘,水塘周围灌木丛生。他在水塘中看到一种漂亮的生物,那是一只巨大的放线虫。有了这两个梦之后,他选择了自然科学,为了解决生计,他决定学医。后来荣格又做了另外一个梦,梦中他处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大雾弥漫,他顶着风缓慢前行。他保护着一盏小灯,而这盏灯随时都有可能熄灭。他看到一个硕大的黑色人影正在靠近,他吓坏了。他醒过来后,便即刻意识到这个人影就是小灯照在他身上形成的阴影。荣格认为第一人格就是那个提灯人,第二人格像影子一样跟随,他将之视为一个信号,提示他要跟着第一人格前行,而不要回头看第二人格的世界。 大学时代,荣格的两个人格之间还在继续斗争。除了医学学习之外,他制订了一个密集的课外阅读计划,特别是尼采、叔本华、斯韦登伯格11和唯灵论作家的著作。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给荣格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感觉自己的第二人格与查拉图斯特拉类似,很担心自己的第二人格也会变得如此的病态。他加入了一个名叫饶芬吉亚学生辩论社团,并做了很多次主题报告。他对招魂术特别感兴趣,招魂术是巫师尝试使用科学的方法探索超自然力量和证明灵魂不朽的途径。 现代招魂术出现在19世纪后半叶,并在欧洲和美洲广泛传播开来。通过招魂术激发各种恍惚状态(trances)开始广为流传,伴随恍惚状态产生的现象有恍惚的话语、呓语、自动书写和晶球幻视。同时一些科学家开始对招魂术现象感兴趣,如克鲁克斯、措尔纳和华莱士,一些心理学家也开始对招魂术感兴趣,如弗洛伊德、费伦齐、布洛伊尔、詹姆斯、迈尔斯、柏格森、让内、斯坦利·霍尔、施伦克–诺律、摩尔、德索、里歇和弗洛诺瓦。 荣格在巴塞尔读大学时,经常和同学一起参加降神会活动。1896年,他们对荣格的表妹海伦·普莱斯维克进行了一系列的长时间观察,她似乎具有通灵能力。荣格发现表妹在恍惚状态下会表现出多种不同的人格,而且自己可以通过暗示唤出这些人格。在恍惚状态下,已经去世的亲戚会出现,她完全转变成这些人物。她可以讲出自己所化身的人物的故事,清晰地表现出一种神秘的宇宙学,象征一个曼陀罗。普莱斯维克的降神术活动一直持续到有人发现她身体的特异现象是假装出来的,从此之后降神会活动也终止了。 荣格在1899年阅读到理查德·冯·卡夫–艾宾的《精神病学教科书》时,他意识到精神病学将成为自己的职业,这象征他两个人格的兴趣点融合在一起了,他经历了一个类似于转向自然科学结构的过程。荣格医学院毕业之后,于1900年年底在伯格霍茨利医院获得一个助理医生的职位。伯格霍茨利医院在尤金·布罗伊勒领导下,成为当时一所先进的诊所。在19世纪末,众多人物都在努力建立一种新的科学心理学,也即是通过引入科学的方法将心理学转变成一门科学,打破之前所有人类的理解模式。当时,新兴的心理学并不被人看好,只被视为是科技革命的完结。由于布罗伊勒和上一任院长奥古斯特·弗雷尔的努力,心理学研究和催眠才得以在伯格霍茨利扮演突出的角色。 荣格的医学博士论文研究的是降神现象的心理机制,主要是分析海伦·普莱斯维克的降神活动,虽然他的兴趣主要集中在个案降神表现的真实性上,但是在这期间,他也研读了弗雷德里克·迈尔斯、威廉·詹姆斯的著作,特别是西奥多·弗洛诺瓦的著作。1899年年底,弗洛诺瓦出版了一本研究灵媒海伦·斯密斯的著作,这本书在当时很畅销。弗洛诺瓦的创新之处在于他完全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研究这个个案,把心理学当作一种研究阈下意识的手段。弗洛诺瓦、弗雷德里克·迈尔斯和威廉·詹姆斯的研究给心理学带来了重要的改变。他们认为不论所谓的降神术体验的有效性如何,这种体验能够对阈下意识的结构产生影响深远的洞察,从而可以把人类的心理当作一个整体进行探索。通过这些心理学家的工作,灵媒开始成为新心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随着这次转变,灵媒使用的手段,例如自动书写、恍惚的话语和晶球幻视,都开始被心理学家们使用,成为心理实验研究的首要工具。在心理治疗领域,皮埃尔·让内和莫顿·普林斯使用自动书写和晶球凝视的方法来揭示隐藏的记忆和潜意识固着的观念。自动书写可以揭露潜在的人格,从而可以与潜在的人格对话。对于让内和普林斯而言,与潜在人格对话的目的是重新整合人格。 荣格被弗洛诺瓦的书深深地吸引住,决定把它翻译成德文,但是弗洛诺瓦已经将这本书授权给另外一位译者。弗洛诺瓦的研究对荣格论文的影响非常明显,荣格在论文中也是纯粹使用心理学的视角对个案进行研究。荣格的研究非常接近弗洛诺瓦在《从印度到火星》建构的模型,无论是在研究对象上,还是在对海伦降神活动的心理机制诠释方面,都很接近弗洛诺瓦的模型。荣格的论文也显示他使用自动书写作为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 1902年,荣格与艾玛·劳申巴赫订婚,两人婚后育有5个子女。一直到这个时候,荣格都在写日记。在日记的最后部分,荣格在一篇日期为1902年5月的日记中写道:“从此我不再孤独,而且我只能刻意地回忆起可怕又美好的孤独感,而这是幸福爱情的阴影一面。”对荣格而言,他的婚姻标志着他离开了已经习以为常的孤独。 荣格年轻的时候经常去参观巴塞尔艺术博物馆,他非常着迷于霍尔拜因和勃克林的作品,还有其他一些荷兰画家的作品。在他的后期研究中,他用将近一年的时间专心研究这些画。从这个时候开始,荣格的画作开始表现出具象派的风格,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技术水平。在1902~1903年,荣格从伯格霍茨利离职到巴黎跟随当时法国心理学领军人物皮埃尔·让内学习,让内当时执教于法兰西大学。在法国学习期间,他热爱绘画和参观博物馆,频繁到卢浮宫参观,他特别关注古代的艺术:古埃及的艺术品、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如弗拉·安杰利科、莱昂纳多·达·芬奇、鲁本斯和弗兰斯·哈尔斯的作品。他购买了很多画作、雕刻和画作复本,用这些东西装饰自己的新家。他使用油彩和水彩作画。1903年1月,他去伦敦参观大英博物馆时,就特别关注馆中埃及、阿兹台克和印加人的藏品。 学习归来之后,荣格又重新回到伯格霍茨利,继续在原来的岗位上工作,与弗朗茨·里克林一起进行词语联想的分析研究,荣格与同事进行了一系列大量的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荣格早期研究的基础概念来自于弗洛诺瓦和让内,他尝试将这些概念与威尔海姆·冯特和艾米尔·克里培林的研究的方法论结合起来。荣格和里克林使用的联想实验是由弗兰西斯·高尔顿设计的,冯特、克里培林和古斯塔夫·阿沙芬堡将高尔顿设计的实验应用到心理学和神经病学领域。布罗伊勒发起这项研究的目的为临床鉴别诊断找到一个快速有效的方式,但是伯格霍茨利小组未能达到这个目的,而他们被显著的反应障碍和反应时的延长所吸引,荣格和里克林认为是被压抑的情绪性情节的存在导致反应障碍,荣格根据他们的实验发展出一个综合的情结心理学。 联想实验奠定了荣格的个人声誉,使他成为精神病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1906年,他应用自己的全新情结理论研究早发性痴呆(后被称为精神分裂症)的心理机制,论证妄想的成因。对于荣格连同当时其他一大批类似于让内和阿道夫·梅尔一样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而言,精神不健康的人和精神健康的人不能够被截然分开,因为从精神健康到不健康是一个连续过渡的过程。两年之后,荣格提出:“如果我们找到一种方法能够发掘病人的人性奥秘,精神错乱的内在结构就会呈现出来,我们就能够认识到心理疾病仅仅是对情绪问题的一种异常反应,而我们正常人对这些情绪问题并不陌生。” 荣格对精神病学和心理学中的实验和统计方法存在的局限性越来越感到失望,他在伯格霍茨利的住院部引入催眠治疗。他因此开始对心理治疗感兴趣,并将临床会谈视为一种研究方法。1904年左右,布罗伊勒将精神分析引进伯格霍茨利,并开始与弗洛伊德通信,让弗洛伊德帮助他分析自己的梦。1906年,荣格开始与弗洛伊德通信。荣格和弗洛伊德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被神化了,铸就一个以弗洛伊德为中心的神话,而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被视为是荣格心理学的原始来源。荣格在多个场合中都对这种观点予以反驳,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的一篇未发表的文章中,荣格写道:“我从弗洛伊德学派中分裂出来,但弗洛伊德绝不是我唯一的知识来源。在遇到弗洛伊德之前,我已经有了自己的科学态度和情结理论,在我所遇到的老师中,布罗伊勒、皮埃尔·让内和西奥多·弗洛诺瓦对我影响最大。”弗洛伊德和荣格很明显来自不同的文化传统,因为都对心理疾病的心理机制和心理治疗感兴趣而走到一起,他们共同的目标是在心理学基础上形成一种科学心理治疗,反过来,又能够通过对个体生活的临床深度研究巩固心理学的地位。 在布罗伊勒和荣格的领导下,伯格霍茨利成为精神分析运动的中心。1908年,《精神分析和精神病理学研究年鉴》创刊,布罗伊勒和弗洛伊德任主编,荣格任执行主编。在他们的推动下,精神分析在德语区的精神病领域中有了一定的地位。1909年,克拉克大学授予荣格荣誉博士学位,以表彰他的联想实验研究。1910年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成立,荣格任主席。在他和弗洛伊德合作的这段时期里,他成为精神分析运动的主要设计师。而对荣格而言,这是一场非常具有制度性和政治性的活动。这场运动后来因为意见的分歧和观点强烈的不一致而最终四分五裂。 图片来自网络,使用时未发现该图片的版权登记。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情感专家 感情咨询 黄手帕心理 心理咨询师培训 婚外情 婚外恋 婚姻咨询师 青少年心理咨询 边缘型人格障碍 同性恋 恐惧 失眠 强迫 产后抑郁 焦虑 重重庆心理咨询 重庆心理医生 重庆抑郁咨询 重庆焦虑咨询 重庆夫妻咨询 重庆家庭咨询 重庆情感咨询 重庆强迫咨询 重庆黄手帕心理 重庆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师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hspxl.cn 微信公众号:hspxl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
- 无明变有明 不可控变可控 ——自残的动力学之一 -2024-06-24
- 我疼故我在 ——自虐、自残的动力学之二 -2024-06-24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 -2024-06-24
- 欺负与霸凌--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2024-06-27
- 依赖与反依赖的双重奏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