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端顶部图片
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儿童、青少年成长心理/广泛社会适应问题/应激不适/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创伤/人际交往/亲子关系/情感婚姻家庭/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性取向问题/性心理问题/性格偏移等,心理顾问与心理测评服务。
为对来访者负责,对本所不适合或不匹配的,我们将负责为其提供转介服务。 心理讲座、团体辅导、工作坊、企事业单位EAP服务。
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邮箱: 865273090@qq.com
电话: 023-89009815(7×12热线,9:00-21:00)
微信公众号:hspxl
网址: www.hspxl.cn
地址: (公司咨询部)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 (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我们知道,有时要把自己的心灵交付到心理咨询中,需要莫大的勇气。在徘徊犹豫的时候,加入我们的群为您与我们保持了一个合适的舒适距离。
当前位置: 主页 > 心理资讯 > 心理资讯 >

观察心的修行与结果

时间:2024-06-30 15:17 点击:

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此图为后配图

 
人们常常会有如下的问题:什么是觉知心?怎样觉知?觉知心我们会获得什么?不同人答案也不同,整理一下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类:
什么是觉知心?
“觉知心”这个词被禅修群体指定为: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这些都与心理现象相关联)。简而言之,它的意思是指通过觉知心和心理现象来修内观。
修内观的方法(觉知心)
修各种内观,包括觉知心,并不难。我们所需要做的是以一颗稳定平等的心如实觉知心理现象的生起。但要正确地觉知,禅修者(1)要有正确品质的心(2)要有正确的觉知目标
修念处或内观的必要的心理品质是正念、正知、正见、正定。正确的觉知目标是当下现前的能呈现三本质的目标,禅修者称之为现象,即研究经典的人称之为究竟法。
一旦准备开始练习,我们应当:
以一颗平稳的心,没有走神、没有被控制、没有过度专注的心(有正定的心)正念于当下生起的目标、现象、究竟法,心如实观察(带着正知正见)。
觉知意味着当现象生起、变化、消失时知道。比如,当我们感到幸福时,知道幸福感已生起了;当幸福感消失了时,知道幸福感消失了。生气时,知道生气已生起;生气消失时,知道生气已消失。当心有贪爱粘着六根所接触的感官目标时,觉知贪欲的推动力在运作。
生起的目标必须是究竟法,不是世俗法。我们必须能够区分什么是究竟法和什么是世俗法。
比如,心快乐时,必须觉知心快乐的状态。心生气时,必须觉知生气的状态。心疑惑时,必须觉知疑惑的状态。随着我们的持续练习,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心理现象产生于胸腔中的某处,这被看作为心的物质基地。我们不必去寻找确切的点,只需觉知烦恼在哪里生起灭去。因而,当我们觉知错误的目标时,真理就永远不会呈现。比如,如果我们将我们的注意力专注在身体中间,肚脐上两寸处,我们将永远不会发现任何烦恼的生起,相反只能创造出一个精神图像或禅相。
真正的正念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必须问自己或猜估此刻是否快乐、痛苦、生气、怀疑或贪着。非常重要地强调一点是我们必须正念觉知实际的心理现象,或究竟法,因为心需要从一切现象的生起、变化、消失的实际的自然过程中,去见证和学习真理,而不是通过思考。
一旦我们觉知已生起的心理现象时,心需要足够稳固和坚定,以避免迷失在念头里,念头常常在觉知现象后生起。比如,某些心理状态生起,它是真实法(究竟法),接着,基于世俗法的一个念头生起,对这个心理状态贴上“喜欢”的标签。这种情况不可避免地产生,因为心的自然属性是去思考和回想,因而,我们不必试图去阻止或拒绝基于世俗法的思考的产生。仅仅觉知它,但不迷失在思考中。继续觉知生起的心理现象,比如这个例子中的“喜欢”。只有通过观察,我们才能看到那个现象的三本质。
另一方面,修念处的禅修者不能太有目的性地专注于心理现象,因为这会导致心不纯净,从而不能获得智慧。当心认同和抓取一个心理现象,而没有如实觉知它时,心就变得迟钝。我们必得让心成为观察者,象观众看戏剧那样,而不要跳上舞台和演员一起演。有正定的心拥有如下的品质:稳定、温柔、柔韧、准备工作。它不会迷失于目标或过度专注目标。有了正定,心就为智慧的发展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当以平稳的心去觉知究竟法(真实法)时,不迷失也不过度专注,心将学会如下四条究竟真理:
1.它将了知自然现象的集起、存在、灭去。(觉知自然现象)
2.它将了知刚生起的自然现象的角色(觉知自然现象的功能)
3.它将了知自然现象的结果(觉知结果)
4.随着不间断地觉知,它将了知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觉知恰当的原因)
心它自己通过观察学会了对真相作调查,也就是择法,择法这个过程事实上是培养智慧,或正知和正见的过程。
比如,当眼睛看到一副图像,心将这副图像想像成一位漂亮的女孩,接着喜欢就生起了,觉知喜欢已生起是正知。有时喜欢是如此强烈,以致于心想要看多几眼。此时心被贪爱所占据,思考、行动、希求相应产生。只有当我们保持不断地观察贪爱,心才会明了看到了某些美丽的东西是贪爱产生的原因。因此,当眼看到一个目标时,保持不断地觉知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贪爱它本身的功能,随着正念觉知,它会立即展现它的无常性,贪爱的强度和持续时长既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持续长时间的,如果有新的元素加入,贪爱最终会消失(如回头再看那漂亮女孩)。这就展现了贪爱它本身的苦(不能令人满意)。一切事物的生起与灭去是基于某些因和条件,不是因我们希望或者因我们多么喜欢它们而生灭的。此外,它们是只是被觉知的目标,不受我们控制,这展现无我的属性。
观察心的结果及结论
通过禅修朝着向智慧的方向迈进的心,最终达到那么一点,那就是心清晰地理解:无论心、精神现象、还是物质现象,一切都会生起、变化、最后都会灭去。如果心贪爱粘着,它就会受苦。这就是让心从对“我”的粘着中解脱出来的智慧。苦将减少,因为心获得足够的智慧去引导心远离苦。光思考无我的概念将不会根除错误的知见,不能让心从对“我见”中出离。我们能思考没有任何东西是我们或我们的,然而,心仍然粘着“我”。唯一减少粘着的方法是正念禅修。
总而言之,“观察心”不是观察心的字面上的意义,因为心它本身实际上就是观察者、能知的心识、也是对被观察的目标的粘着者。因而,观察心的真正的意义是内观禅修,从观察心理现象生起的那刻开始。一旦熟练观察心理现象了,我们就能够修四念处。因而,如果我们不喜欢用“观察心”这个词,这被某些禅修群体所用作某种普遍的意义,我们也可以说它是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的合并。
然而,用“观察心”这个词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它强调了心是所有项目中最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提醒当觉知目标时,也多觉知一下心它本身的态度表现。以稳定的平等心来觉知,就能最大程度上清晰地觉知心本身、物质外境、感受、欲求等。相反,如果心的品质低劣,没有正定、正念、正见,即使我们想要觉知究竟法(真实法),我们也不能觉知,顶多是仅仅思考一下它们。
一旦我们对心有了清晰的理解,念处禅修就会容易。但是如果我们仍没有清晰的理解,我们可能容易走向错误的方向。比如,迷失在过度专注里而没有觉知,我们以为我们在修内观,事实上那等同于修禅定。如果一个心理图像出现了,我们可能错误地认为我们已获得内观智慧。我们可能迷失在心理目标上,迷失在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上。或者我们迷失在世俗法的念头里,但还自以为正在觉知究竟法或某些心理现象。只有很好地理解了心,我们才不会掉进这些陷阱里。
觉知心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它可以在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练习,它是唯一通三界的内观方法。即使在非想非非想界,最高的无色界,圣者投生此界,能够用觉知心作为修内观的工具,直至到达涅槃。
尽管觉知心是从觉知心理现象开始,随着不断觉知,我们能觉知四种念处。相应地,这会将引导心在所有日常活动中持续地保持正念正知。我们散步时,我们觉知几件事情。
首先,脚接触地面时我们觉知到地面的坚硬,地性(外在物质),和身体的坚硬(内在物质)。这是身念处。接着,脚感受到地面的冷热,这是觉知地面的火性。
一旦我们开始经行时,觉知到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生起,这是受念处。
当我们经行时,如果地面粗糙不平整不舒服,我们会注意到不喜欢或懊恼感生起;或者如果地面是柔软舒适的地毯,我们会注意到愉悦满意感生起。这就是心念处。
当我们经行时正念具足,我们将清楚地看到色、受、想、行、识各各区分开来。有时我们看到想要看清楚的贪欲盯着脚上。或者,我们觉知到心想跑到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处了。或者,我们觉知到自我的存在感和归属感从心中生起。或者,我们觉知五盖的生起,在它们还没有发展成烦恼影响心之前就觉知到了。或者,我们觉知到当前的心理因素,比如正念、正知、精进、喜悦、轻安。(七觉支:正念、正知、精进、喜悦、轻安、定、平等舍。)所有这些例子都是法念处。
对于那些从没有修过正念的人来说,理解刚才所谈论的这些会有些困难。因此,如果阅读本书后,怀疑产生了,就试着直接去观察怀疑或好奇的感受就可以了。不要试图去问原因找答案,而是去觉知究竟法(真实法),比如这个例子中的怀疑。我们将把怀疑看作一个现象。当它生起时,它影响推动心去寻找答案。心接着就忘了觉知,尽力去思考找答案,结果心就纷乱不稳定了。随着不断地觉知,我们将会明白怀疑紧跟着思考产生。这就是觉知导致怀疑产生的原因。
更进一步来说,当我们觉知怀疑时,我们将看到它是无常的、苦的、无我的,它在思考后产生。具足正念而不思考时,怀疑就消失。
不断地练习,我们将最终能修习四念处。我们将能够区分能知的心识和被觉知的目标;区分究竟法和世俗法;区分物质、心、心理现象。
觉知心也许不一直是修习的最好的选择,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最好选择,但对每个人来说有一个最适合的选择。因此如果我们擅长于四念处中某一个念处,我们就坚持练习。如果练习正确,我们最终会精通全部四个念处。
 图片来自网络,使用时未发现该图片的版权登记。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重庆心理咨询 重庆心理医生 重庆抑郁咨询  重庆焦虑咨询  重庆夫妻咨询   
 
重庆家庭咨询  重庆情感咨询 重庆强迫咨询 重庆黄手帕心理  重庆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师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hspxl.cn  微信公众号:hspxl
 
------分隔线----------------------------
版权所有 重庆心理咨询|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2010-2021  渝ICP备14009647号-1
电话:023-89009815(7×24热线) 地址:(公司咨询部)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网址:www.hspxl.cn 邮箱:865273090@qq.com
 公安备案编号:50011202000749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2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