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一项新研究表明,思考死亡能让人们更珍视未来——至少在和钱有关的时候。 “死亡赤裸裸的提醒着人们:未来是不可控的。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那些与死亡有关的想法会令人更加珍惜当下,而不是过分期待未来。”——Nicholas J. Kelley和Brandon J. Schmeichel在他们的新研究里如是说。 “另一方面,人们制定计划、为目标(包括多活几年)而奋斗,这些目标、计划都只能在未来兑现。未来的目标会给我们的当下赋予一定意义,并且为我们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对抗死亡恐惧。如此看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思考死亡会令人更重视未来——未来,一件稀缺品。” 这项研究报告刊登于本月的《PLOS One》杂志。这项研究调查了118名大学生,他们被要求迅速的写一些内容,有的是与自己的死亡相关的想法,有的被要求写下牙痛的经历。 随后研究人员问参与者:他们可以立即领取50美元,如果再等3个月领更多钱。关于3个月后的金额,研究人员每次加价5元,开价逐渐递增,以观察他们在什么时候放弃“立即兑现”,接受“延迟领取”。 研究人员发现,与想到牙痛的人们相比,想到死亡的人比较不在乎“立即兑现”。写有关自己死亡的词语的人,在得知3个月以后就能领取66.67美元的时候,他们就愿意放弃当前的50美元。而写牙痛的人要等到3个月后的金额达到72.84美元的时候,才愿意放弃当前的50美元。 Kelley和Schmeichel称,写有关死亡的参与者“与其他人相比,更不在意未来能得多少钱,说明思考死亡可能提高未来在人们心中的主观价值。” 他们补充道:思考死亡“或许会提高未来的主观价值,反过来,也会激发相对健康的、以未来导向的目标。” “当人们忽视死亡,将死亡的阴影搁置一边,就容易做些不自觉、自私的决定。 重庆心理咨询 重庆心理医生 重庆抑郁咨询 重庆焦虑咨询 重庆夫妻咨询 重庆家庭咨询 重庆情感咨询 重庆强迫咨询 重庆黄手帕心理 重庆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师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hspxl.cn 微信公众号:hspxl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
- 无明变有明 不可控变可控 ——自残的动力学之一 -2024-06-24
- 我疼故我在 ——自虐、自残的动力学之二 -2024-06-24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 -2024-06-24
- 欺负与霸凌--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2024-06-27
- 依赖与反依赖的双重奏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