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属该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此图为后配图,图片来自网络,使用时未发现该图片的版权登记。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心理学研究认为,每个人都有依附于那些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他人的需要,这种需要在幼儿时期尤其明显,婴儿和养育者之间的情感依附就被称作依恋。因此,对象关系学派的理论家鲍尔比将婴儿和养育者之间的情感依附就称作依恋,依恋关系的好坏会影响儿童成人以后的生活,对心理发展影响很大。随着依恋理论的发展,人们又发现成人个体之间也会存在“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系。依恋双方会经常相互影响,并希望维持这种亲密的关系。”由此开始了成人依恋的研究。 鲍尔比认为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MaryAinsworth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 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 另一些儿童(约20%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 Ainsworth和同事们记录到的第三种依恋模式被称为回避型。回避型儿童(约占20%)显得不会因分离而过于痛苦,并在重聚时主动回避与父母的接触,有时会把自己的注意力转向玩实验室地板上的物体。 Ainsworth的工作很重要,这至少有三个原因。 首先,她用实验揭示了在安全和惊吓情境中的依恋行为类型的真实存在。第二,她最早对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进行了经验性分类。她在研究中发现存在至少三种类型的儿童:在与父母的关系中感到安全的儿童、焦虑-抵抗的儿童、以及焦虑-回避的儿童。最后,她表明这些个体差异与儿童出生后第一年内在家庭中的婴儿-父母互动相关联。例如,在陌生环境中显得有安全感的儿童的父母,一般会及时地对儿童的需要做出反应。而在陌生环境中显得无安全感的儿童(即焦虑-抵抗或回避)的父母常常对儿童的需要不敏感,或者是以反复无常或遗弃的方式照顾儿童。 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 鲍尔比认为,婴儿会形成一种人际关系的“工作模式”。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值得信赖的。然而,如果孩子的依恋需要没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一个不受欢迎的孩子不只觉得自己不受父母欢迎,而且相信自己基本上不被任何人欢迎。相反,一个得到爱的孩子长大后不仅相信父母爱他,而且相信别人也觉得他可爱。” 个体早期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在建立亲密关系的行为中起主导作用。婴儿的母亲或者养护者有不同的对待婴儿的方式,比如对婴儿的需求的敏感与否,忽视与否等,都会在无形中在婴儿的心理产生某种影响。婴儿每天就是在与养护者的这种相互作用中形成了对成人的预期,这种预期渐渐发展为一种“内部工作模式”,这种模型内化了对依恋对象和自己以及两者关系的内在表征,最后转变为一种无意识、自动化的运作。这种行为模式一旦形成,就具有了很强的保持自我稳定的倾向,并且会在行为主体(婴儿)的潜意识中起作用。 这种行为模式将对儿童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如母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都产生影响,更会对其成年以后的人际关系和婚恋关系都产生长期的影响。所以说,“内部工作模式”,其实质是儿童对自我、重要他人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这种“内部工作模式”主要以无意识方式运行,并且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它决定着儿童的行为方式,并成为未来人际关系的参照系。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倾向于用己有的“内部工作模式”去理解新的信息,早期经验就是这样对个体日后的发展起作用的,它会引导个体去思考自己应该得到何种对待和关注、给他人怎样的信任和支持、对他人的需要给以怎样的关注,以及在亲密关系中的交往策略等。投射到其他与其发生亲密关系的人身上的。 依恋对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 我们用依恋理论来分析一下,为什么不安全依恋的个体会具有不良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首先起源于人际吸引,什么样的人是具有吸引力的人? 这是一个人人都会关注的问题。按照依恋理论,婴儿都有寻求安全基地的需要,渴望与一个强大的能够提供支持和保护而又足够好的他者建立亲密关系,这样我们的需要会得到及时的满足。什么样的人足够好呢?首先,这种人对我们的需求能够敏锐地感受到,不会对我们的要求发出漠视和拒绝,对我们表现出足够的关注和爱。因此,一个具有良好的婴儿期照看者品质的人,如果具有专注、热情和敏感等积极人格特质,就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人。 尽管安全感很吸引人,但不是所有成人都与安全型的个体建立亲密关系。除了具有安全型依恋的成人本身会不自觉地抗拒非安全型依恋个体的因素外,根据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理论,我们会倾向于寻求与早期依恋经验相同的依恋模式,即与父母的依恋类型相似的或者跟自己的依恋关系有关的个体建立亲密关系。也就是说,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对于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来说,也是具有吸引力的,但是由于己形成的依恋策略和内部工作模式,他们并不懂得如何跟一个具有安全型依恋的个体相处,内心会担心受到拒绝,即使与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交往,他们也会感到不自在,并认为这不是亲密关系,或者说,这不是他所理解的亲密关系,因为在他们的内部工作模式中,亲密关系并不是这个样子的,而应该是伴随着拒绝冷漠和反复无常的。 同样,对于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来说,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是难以理解的,甚至是冷漠的和反复无常的,但他们不会像非安全依恋型个体那样对自身产生否定,而只会尽量避免跟这样的人接触,因此同样也不会与其发展亲密关系,至少认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不够亲密的。 不安全型的成人,虽然略有差异,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担心受到拒绝。他们要么会通过讨好的行为表现去获取他人的关注和亲密,一旦受到怠慢,就会怀疑自己的价值,这样的人会给周围的人带来压力,不敢随便对他表现出冷淡的神情,时间长了,就会尽量避免跟他交往。要么因为担心受到拒绝而避免跟人交往,即使有人主动走近他们,他们的内心也认为,他人会随时离开自己的,因此就避免付出自己的感情或者隐藏自己的感情。 他们对人充满了不信任,因为这种不信任和冷漠,他人也常常就不再跟他亲密。这反而有更加印证了他的观点,即认为他人与自己接触久了以后,就会讨厌自己而离开自己。在他们的内部工作模式中,认为亲密关系就应该是消极冷淡的,只有这样的关系才能让他们感到舒适,所以他们也会尽力去寻求和自己同类的人,去建立一种互相之间“冷漠的亲密关系”。 对于早期依恋对成人产生的影响,有了多方面的研究。例如:有专家研究了依恋和焦虑、抑郁的关系,表明抑郁症状与成人依恋的自我评定的不安全性有关;从婚姻关系视角横向考察了夫妻之间成人依恋和抑郁的关系;考察了有受虐史的成人样本的依恋安全性和精神失常的关系,还探讨了成人依恋类型和创伤后紧张症的关系;探讨了男同性恋的身份确认和个人的自我、家庭和社会支持的关系,表明同性恋关系的发展过程不仅与同性恋者的内部关系模式有关,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对他们的发展结果和依恋模式的形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见,不安全依恋对人格的影响是多方面,也是造成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依恋风格对伴侣选择 我们肯定不喜欢回避型和矛盾型依恋类型者的恋爱特点。研究也表明,具有安全型依恋特点的人普遍被认为更具有吸引力。根据依恋理论,这也不难理解:既然我们在恋爱关系中体验到的就是依恋关系,那么在恋爱关系的工作方式应该反映出婴儿同照看者之间的工作方式,即恋爱对象的选择上应该体现出婴儿对照看者的要求,如同一个能够对我们提供及时响应的照看者是我们所希望的一样,承认恋爱中则需要一个能够及时响应的伴侣。 我们都希望从早期亲子关系中获得亲密的安全感,但是并非每个父母都能提供这种情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父母会关注自己,宠爱自己,对自己的需求是敏感的。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就具有这些特性,比如他们通常是热情的,善解人意的,宽容的,出于一种本能的对这种依恋的向往,人们都会觉得和安全型依恋的人在一起会是快乐的。前面在依恋对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中已经分析过,一个有吸引力的朋友所应该具有的特质,在同样作为依恋关系的婚恋关系中,一个有吸引力的理想伴侣也应该是符合早期婴儿对照看者的要求的。 但现实问题是,非安全型依恋的个体,所选择的对象常常不是安全型依恋的个体,而是接近与其父母的依恋类型的个体。这是因为,和成人人际关系的影响一样,早期的依恋经验也会影响我们对于伴侣的选择,或者说是对于以后婚恋关系中依恋类型的选择。首先这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意识到我们不喜欢这种依恋关系。因为儿童早期已经获得了内化的内部工作系统,也就是跟父母所相处的模式,此时他还没有能力去分析自己是否喜欢这一模式就己经被迫接受了这一模式,此时,这就是一个非理性信念,即跟他自己亲密的人就应该是这样的。 由此可以理解一个屡次遇人不淑的女生还会继续反复寻找同样类型的却伤害他的男生。一个具有安全依恋的成人无疑会倾向于选择安全型依恋的伴侣,而非安全型依恋的成人会不自觉地寻求早期同样依恋模式的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依恋模式才是他所熟悉的,才能够使他感到舒适。 依恋质量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依恋理论认为,我们与我们小时候的“重要他人”——父母或其他重要的照顾者——的互动模式会继续展演在我们的爱情模式中。我们对于母亲的依恋己经内化在我们的内部工作模式中,因为我们会不知不觉地将对母亲的依恋投射到我们的伴侣身上,我们也会将对母亲的依恋形式应用于和伴侣的关系中。 在婚恋生活中,依恋理论就变成了“爱的能力说”,我们之所以爱得不太好,并非因为我们没有把爱情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全力学习之,而是我们从小就不知道像样的“爱情”是什么,或者说,我们就不习惯于健康的爱情关系,正如我们不适应于安全的依恋关系一样。我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而这种能力正是我们和“重要他者”一父母一的互动中学来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重庆心理咨询 重庆心理医生 重庆抑郁咨询 重庆焦虑咨询 重庆夫妻咨询 重庆家庭咨询 重庆情感咨询 重庆强迫咨询 重庆黄手帕心理 重庆心理培训 心理咨询师 重庆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www.hspxl.cn 微信公众号:hspxl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
- 无明变有明 不可控变可控 ——自残的动力学之一 -2024-06-24
- 我疼故我在 ——自虐、自残的动力学之二 -2024-06-24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 -2024-06-24
- 欺负与霸凌--人际关系中的自我保护能力 -2024-06-27
- 依赖与反依赖的双重奏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