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都非常乐意承认我们的身体疾病,因为不需要为我们的身体疾病承担责任;我们都非常害怕承认我们的心理疾病,因为好像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心理疾病承担责任。中今中外,概莫能外。这是因为,任何人都知道,没有人愿意得身体疾病,身体疾病也超越了我们的掌控范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身体疾病不会影响自我的评价。也就是说,我得了身体疾病与自我好不好,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理疾病则意味着他的自我是不好的。当然,这也暗含着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心理疾病是个人可以掌控的。也就是,你能掌控你得不得心理疾病。所以,你得了你可以掌控,不应该得的心理疾病,就是你的错,就是你不好,你应该被社会歧视与排斥。但事实上,虽然心理疾病的原因繁杂,但无外乎生物、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指遗传、外伤、感染等非个体可以掌控的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指成长环境对个体造成的心理创伤这一大类的的因素;心理因素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心理创伤的心理防御机制导致的发病因素。在心理疾病的起源学上,生物、社会、心理三个因素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演变复杂。但无论如何,都超越了个体幼稚的心灵可以掌控的范围。因此,对心理疾病的社会歧视,从伦理学上来说,是一种政治不正确的态度。个体也无须对自己的心理疾病的产生承担责任。那意味着个体有能力掌控他的遗传与生理环境;意味着个体有能力掌控他的成长环境--例如选择在什么的家庭出生,掌控父母或抚养者的独特个性或者有能力调节父母的婚姻,调节家庭的氛围;意味着个体有能力在正常的心理发育还处于幼稚的阶段以成熟的心灵模式应对心理创伤。显然,这是荒谬的。个体无须为自己的心理疾病的发病承担责任,就意味着个体无须为自己的心理疾病羞耻。个体只需要为治愈自己的心理疾病承担责任,因为患心理疾病痛苦的是个体自己,而不是社会与他人。追究谁应该为心理疾病承担责任其实是一个没有太大现实意义的问题,虽然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心理疾病的产生需要承担大部分责任。但没有完美的父母和抚育者,如果父母或抚育者在意识层面能理解自己的个性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没有父母或抚养者愿意那么去做。所以,当心理疾病发生之后,怎么正确应对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本文呈现的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工作病耻感这个主题的会谈节选。
当一个人得了身体疾病,会很大方地向周围人承认,甚至主动分享,以获得安慰、照顾与支持。他的亲友照例也会安慰、照顾、支持他。这是世界上绝大多数文明流行的伦理通则。
“哎呀,我生病了”。
“哦,我看医生了,我的胃出了毛病”。
我的肠子出了问题耶……
“哦,是嘛。那你要好好保重身体。我过来照顾你吧。”
“没事,听医生的,你能好。我明天就来看你”。
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承认,自己得了心理疾病。
“哎呀,我得心理疾病了耶”
“我得抑郁症了耶”
“我得焦虑症了耶”
“我进精神病院了耶。你快点来看我吧”
……
这是因为,任何人都知道,没有人愿意得身体疾病,身体疾病也超越了我们的掌控范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身体疾病不会影响自我的评价。也就是说,我得了身体疾病与自我好不好,没有太大的关系。你的胃好不好,与你的自我没有关系。
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心理疾病则意味着他的自我是不好的。因为我们的社会流行着一个神奇的信念--就是心理疾病是个人可以掌控的。也就是,你能掌控你得不得心理疾病。所以,你得了你可以掌控,不应该得的心理疾病,就是你的错,就是你不好,你应该被社会歧视与排斥。
这种神奇的信念,与社会流行的批判受害者的神奇信念很类似,诸如:被性侵是受害者的错,因为她穿着太暴露,因为她不敢反抗,因为她出现在不应该的时间与地点,都包含着一个暗含的前提条件:受害者有掌控强奸不被发生的能力。似乎跟犯罪者没有一点关系。
事实上,虽然心理疾病的原因繁杂,但无外乎生物、社会、心理因素。生物学因素指遗传、外伤、感染等非个体可以掌控的生物学因素;社会因素指成长环境对个体造成的心理创伤这一大类的的因素;心理因素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心理创伤后潜意识地采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导致的发病因素。在心理疾病的起源学上,生物、社会、心理三个因素相互促进,互为因果,演变复杂。但无论如何,都超越了个体幼稚的心灵可以掌控的范围。
因此,对心理疾病的社会歧视,从伦理学上来说,是一种政治不正确的态度。个体也无须对自己的心理疾病的产生承担责任。那意味着个体有能力掌控他的遗传与生理环境;意味着个体有能力掌控他的成长环境--例如选择在什么的家庭出生,掌控父母或抚养者的独特个性或者有能力调节父母的婚姻,调节家庭的氛围;意味着个体有能力在正常的心理发育还处于幼稚的阶段以成熟的心灵模式应对心理创伤。显然,这是荒谬的。
个体无须为自己的心理疾病的发病承担责任,就意味着个体无须为自己的心理疾病羞耻。个体只需要为治愈自己的心理疾病承担责任,因为患心理疾病痛苦的是个体自己,而不是社会与他人。
追究谁应该为心理疾病承担责任其实是一个没有太大现实意义的问题,虽然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心理疾病的产生需要承担大部分责任。但没有完美的父母和抚育者,如果父母或抚育者在意识层面能理解自己的个性对孩子造成的伤害,没有父母或抚养者愿意那么去做。所以,当心理疾病发生之后,怎么正确应对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专业上,把心理疾病患者对心理疾病的这种羞耻态度叫做病耻感。病耻感几乎是所有心理疾病患者都会背上的一个沉重的思想包袱。它也可能变成来访者疾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病耻感有许多来源,但最重要的来源,当然是个体从小到大感受到的社会对心理疾病的态度。作为心理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克服病耻感也是我们很重要的一个任务。要扭转社会态度不太容易,但我的地盘我做主,帮助个体支持自己战胜病耻感,是心理咨询师可以着力的点。
当然,心理咨询师不是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要求来访者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否则,你呈现给来访者的只是躲在你的专家身份背后的一个虚假人格。来访者很容易辨识你的这种虚伪,来访者玩这一套可你高明多了。
本文呈现的是咨询师帮助来访者工作病耻感这个主题的会谈节选。标题与加黑部分为笔者所加:
咨:新的自我不愿意接纳旧的自我,觉得那是一段羞耻的历史。
说说新的自我的想法,给旧的自我带来的反应。
来:可能新的自我觉得,旧的自我的存在,是在提醒它,是一个很糟糕的人,不配获得现在的权利。
虽然新的自我能意识到,旧的自我它很不容易了。它做的那些,现在看到很愚蠢、可笑的事,只是用它的方式,努力生存下去。
只能这样,它没有办法。
但新的自我,还是觉得。虽然新的自我,虽然觉得自己是平凡且普通的人。它觉得平凡且普通的人,不会有那么糟糕的过去。
它觉得过去的遭遇有点像身上的疤痕,虽然现在不同了。但给人一看,就会让人知道,它与我们不一样。
就是,新的自我,提起过去的事。脑袋里觉得出现的反应是很丢脸,不想承认那些事是自己做的。
就是,它觉得可能其他的人,也会有犯愚蠢的时候,只是它觉得,这种有心理疾病的人,会格外的愚蠢与疯。
特别是过去认识我的人,有时无意间。他们并不是想讽刺我。就像小X。因为一些事,她会突然联想到,我与她在美国时,做过的一些事。因为不好严肃地讲出来。她会一边讲一边笑。当时,我在美国时,给她讲过的,我过去的一些事。她讲过的一些事,我都忘记了。我都不记得我讲过的这些话,做过的这些事。她会讲出来,就有点像调侃,我抓住你的把柄的感觉。或许,她意识层面对我没有恶意。但我就是很不想她提这些事。
因为在我自己没有接受过去的经历与遭遇的时候,她们提起我过去的事,会让我很难堪。
咨:身体疾病与精神疾病。
我们乐于承担身体疾病。没有人指责一个人得了病。因为不是他想得的,也不是他能控制的。精神疾病也是一样的,没有人想得精神疾病,也没有人控制他要得精神疾病。所以,我们为何要羞耻。如果我们要羞耻。
就意味着,我们可以为它承担责任,但我们没有。
我们可以为我们得什么病承担责任吗?
就像强奸,许多人指责被强奸者一样的吗?难道是她们想被强奸吗?她可以控制强奸者吗?
来:我明白你讲的。
新的自我想当一个平凡与普通的人。我的定义是:它们是复杂的,不是绝对的好,也不是绝对的坏。
平凡与普通的人,也会犯错。但它们犯的错,可以被改正。
他们可以避开自己的短处。
或者想办法让自己短处发展到持平的状态。
但我过去……
咨:这个指责公平吗?
这个愚蠢与糟糕的行为是你想要的吗?
你可以为你的心理疾病承担责任吗?
你可以选择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你可以在心灵很幼稚时就拥有成年人的心态去化解心理创伤吗?
就像你喜欢的A,如果她成长在你的家庭里,她不会得心理疾病吗?
来:她也会。
咨:如果A出生在你的家庭,她得了心理疾病,你会指责她吗?
来:我或许不会指责她。
但我或许也会像她一样,不理解。
就因为我生病了。
所以,我能共情那些与我一样生病的人。
因为我知道,这多么不容易,那么难受。
但心理健康的人,不明白,为何这些改变起来有这么难。
她们不明白这些多难受。
所以,她可能不会去批评我。但是,她们就是对我们这些生病的人,表面上尊重。你生病没有问题。你生病导致你有这些糟糕的行为。但内心一定在评判我们。
因为他们真的是不理解。
这个心理疾病到底有多么痛苦,多么难受。
不至于吧。
A身边生病的人也很多吧。
她学艺体。一个学校的学生也有生病的。
她以前也以她的同学来劝过我嘛。以她同学做正面的例子。她陪同学去医院开药。
现在也能表现得不错。
所以,她就疑惑为何我不能。
包括,A交过的一任男友。谈了两年的恋爱。
那个男生有抑郁症。
A曾经也问过我,应该如何?不明白男友有时好好的,突然不讲话了。她不明白,好好的,为何突然这样子。
她不理解。
A还不算对心理疾病毫无了解的。
她妈妈也就是心理咨询师。
甚至也给我推荐了一些书。
她也不是很无知的人。
但她真的难以理解。
我觉得,新的自我想要融入普通且平凡的人里。她感觉,她也就没有办法对旧的自我去共情。
因为她觉得正常人无法共情一个生病的人。
新的自我表面上尊重旧的自我。但内心暗自嫌弃旧的自我,觉得她很愚蠢。生了病影响了你各方面的表现。就会感觉,有心理疾病的人就是一个不能说低能吧。
反正就是感觉平凡且普通的人,感觉各方面都要差一大截。
因为他们的疾病,让他们没有能够那么好的去适应社会。
咨:你害怕被歧视。
社会的确是有这方面的歧视的。
这是人性的弱点。
你恐惧被歧视,向正常人认同,想割掉过去的自己。
没有绝对的黑与白。
只有程度的区别。
……
来:我觉得平凡且普通的人。
他们会有抑郁情绪。
他们会偏离正轨。
能回到正轨上。
咨:你不也回来了吗?
来:我走得很偏了。
至少他们大致的轨迹是对的。
总归方向是对的。
我感觉我一开始路就走错了。
咨:那是你想的吗?
来:它不是我想的。
但好像这已经是事实。
我感觉我比平凡且普通的人差很多。
咨:你到底差在那里。
只是一种感觉。
你与正常人有本质的区别吗?
来:疾病让我有躯体化症状。
比如,没有缘由的心脏疼。
包括比他们更容易生病。
精力不足。
咨:这些是罪恶?
你说的这些,是想要的。
做一个本质区别。
给我的感觉是两个世界。
你是从阴间来的鬼。
他们是阳间的人。
你找一些东西来标签化。
我们去看看这个部分。
把你与他们本质区别开来的部分?
你是鬼,他们是人。
看看这个部分是怎么一回事?
来:我觉得如果我高三没有休学,大学也没有休学。我的心理疾病与没有影响我的成绩。
我与我的同班同学,考上相似的大学。
然后大学也很顺利的四年毕业。
不管是考研,还是保研。还是出国留学。
就算我有心理疾病。
咨:你这个就是世俗标准。
世俗的正常标准?
你有得病的权利吗?
来:应该是有的。
咨:我们会因为得病被排出正常人的范畴。
来:虽然不因为一个人得病就排出正常人的范畴。
但我觉得,我觉得很羞耻的是。
另外一些人,得了病依旧表现得很好。
有一些人,有心理问题,不管在那些方面,都没有耽误自己应该做的事,所以他们有资格去生病。
咨:你这条标准,是在满足别人的期望?
是谁的期望?
权威的期望、社会的期望?
不管你得什么病,都必须满足我。也就是没有得病的权利。
来:是的。
只要表现优秀,得病也有资格?
咨:不在乎个人的感受。只满足社会的期望。
个人还有何价值,只是一个工具?
满足别人的工具?
这是工具价值观。
来:嗯。
-*-*-*-*-*-*-*-*-*-*-*-*-*-*-*-*-*-*-*-*-*-*-*-*-*-*-*-*-*
如果孤单迷茫 黄手帕愿伴你成长 原创文章 转载须注明出处 为避免版权纠纷,本号文章图片已全部采取AI原创。
-*-*-*-*-*-*-*-*-*-*-*-*-*-*-*-*-*-*-*-*-*-*-*-*-*-*-*-*-* 往期文章: 2.韦小宝与嫁给爸爸 3.生命是租借来的 5.保密、知情同意与匿名保护三原则--心理咨询师如何遵守保密原则 6.神经症患者痴迷邪教的心理动力学——与完美主义相关的心理病理 8.当妈妈需要的自信 9.汤勺与共情 10.花开的感觉 结案的快乐 11.我可以找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咨询师谈我的性幻想吗?--性问题系列之一 黄手帕原创 13.[重庆焦虑、抑郁咨询]委屈的好人 --道德防御 --心理防御机制系列之一 14.我不想来咨询 只要你给我一个方法就行了 --略谈心理咨询的技术与关系 15.孩子:你无须内疚!你存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一例嗜睡症咨询个案 17.被将就 18.攻击者&男女人 20.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1.积极的痛苦VS消极的痛苦 22.只有课后不复习取得的优异成绩才能证明我才智超绝 --自恋者的证明难题 24.受虐者如何创造施虐者 --施受虐主题下的两例投射性认同临床实例 25.买错了东西谁来惩罚我们?——严厉的超我与日常生活中的烦恼 28.“我”就是抑郁 31.如何培养一个自卑的小孩 ——自卑养成记(临床片断之一) 33.无法拒绝别人要求背后隐藏的投射过程 ——社交恐惧长程心理咨询临床片段 34.还有没有梅一凡?我来回答这个关键问题,我还有救吗?——梅一凡遗书读后感 35.吃不到季节性食品的可怜皇帝 ——社交恐惧的另一个来源:隐匿性自恋与全能回避 39.社会攀比如何破?允许自己成为自己真实的样子 ——反思:谁没有允许自己成为自己真实的样子? 40.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变成了自己最讨厌的人如何破?——抑郁症长程心理咨询临床片段 41.“都是我的错”——掌控的代价 全能与无能的双人舞 ——抑郁或抑郁人格的病因学之一 43.你需要证明你是好的吗?——自我攻击的游戏如何破,写给自卑者的伴侣 44.假做真时真亦假 浮士德的魔鬼契约 ——抑郁症长程心理咨询临床片段之一 46.零用钱、懂事的小孩与“当妈妈的妈妈” ——如何培养一个自卑的孩子之二 48.从特殊到一般--我们的世界观形成过程与病理心理形成原理 49.肖申克的无意义监狱与只有挣钱才有意义--意义的世界与恐惧 53.不配为狗与剪断了翅膀的雄鹰——羞辱与贬低如何击穿孩子的人格 54.饭与酒——自恋的极致快乐满足与正常人的平凡踏实满足之区别? 55.无法拒绝别人与SM受虐幻想深层心理动力学--受虐幻想与无法维护自我权益功能失调行为深层动力学之一 56.不喜欢的老师就不听他的课与性别认同障碍所至同性恋倾向深层心理动力学之一 57.考试焦虑:考的是人格还是成绩——勇敢地接纳自我真实努力的结果 58.自我的分裂:把所有的责任与痛苦都交给现实自我,以便让另外一个自我去享受没有痛苦的内在幻想生活 59.通过受虐找到关系以避免无主自我之无边焦虑或崩溃解体--SM受虐幻想与内在冲突的动力学之三 60.自我的转变:边缘型人格组织转变为健康新自我--长程心理咨询之收麦篇 62.情绪词典 64.落发焦虑与金刚不坏的自恋之身--现实之光刺破幻相之城系列 65.生活的看客&生命的旁观者--部分心理疾患者隐密的内在幻想生活与现实生活态度及其冲突与痛苦 66.我只知道我不喜欢的,我找不到我喜欢的,我怎么活下去&允许自己腾出心灵的空间冒险,让不同的感受进入自我--咨询后期的重要议题 69.小众心理 70.一招搞定抑郁 71.三件事与自我责任清单--一种避免自我陷入焦虑、抑郁中的可能有用方法 72.性格内向就是不好的吗? 73.个人权力清单 74.拖延:化解自恋冲突的如来大法--拖延症背后隐藏的自恋冲突与心理防御机制 -*-*-*-*-*-*-*-*-*-*-*-*-*-*-*-*-*-*-*-*-*-*-*-*-*-*-*-*-* 如果需要帮助,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找到我: ·电话:023-89009815 ·邮箱:865273090@qq.com ·QQ:865273090 ·网址:www.hspxl.cn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龙华大道99号长安锦绣城26-20-9(江北新牌坊转盘附近,加洲花园、电子校旁) ·微信公众号:黄手帕心旅 --*-*-*-*-*-*-*-*-*-*-*-*-*-*-*-*-*-*-*-*-*-*-*-*-*-*-*-*-* 重庆心理咨询-重庆心理医生-重庆抑郁咨询-重庆焦虑咨询-重庆强迫咨询-重庆情感咨询-重庆夫妻咨询-重庆青少年咨询-重庆家庭咨询-重庆性心理咨询-重庆人格障碍咨询-重庆人际关系咨询-心理咨询师-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了解更多可以关注黄手帕老师个人公众订阅号:黄手帕心理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更多好文等您分享!!!
咨询师黄手帕简介: 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专业毕业,西南大学应用心理学在职研究生;2002年获得重庆市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重庆市心理学会会员,重庆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理事,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高级签约咨询师;重庆黄手帕&心旅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办者;职业心理咨询师。 心理动力学取向心理咨询师,参加过精神分析、认知行为、存在人本、催眠、意向对话、沙盘、箱庭、正念、叙事、短程焦点、萨提亚两性关系、NLP、EAP,团体辅导、团体心理治疗、同性恋等各种专业培训。 接受个人体验一百余小时,接受各学派、各种类型的专业督导300余小时。 在十余年万余小时的个案咨询中,以心理动力学为主导,整合所学各个流派的理论与技术,结合人生经验和工作经验,形成了自己相对成熟的咨询风格。 工作理念: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陪伴和帮助来访者去经历解除心理痛苦的过程,获得成长,享受人生。 咨询专业领域:自杀危机干预,抑郁、焦虑、强迫、恐惧、疑病等各种情绪障碍,神经症、人格偏移(边缘、自恋、依赖、回避、分裂样等)长程心理咨询;失眠/心理创伤/居丧/人际关系问题/各种适应障碍/亲子关系/情感婚姻/发展性危机/同性伴侣问题/同性恋自我发展问题/性心理问题咨询等。 工作感悟: 心理咨询需要把我们的内心贡献出来为来访者工作,因此修炼自己的人格和学习一样,是从事这个职业所需要的永远止境的成长,感谢来访者愿意与我们一起成长。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兼职团体心理咨询师招聘 -2025-03-03
- 文章、图片版权公告 -2018-08-22
- 招聘 -2018-07-20
- 迁址公告 -2018-07-06
- 重庆黄手帕公益心理咨询正式启动了! -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