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需要自我信念的激励与指引,才能产生通向目标的动力。但不合理的自我信念,可能把人引向自恋的自我苛求之路。自我信念不是从天而降,它有很大一种可能,是来源于从小的家庭教育。如果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给孩子灌输了不合理或者过分绝对化的信念,这个信念被孩子内化成“自我好与不好的”的评判标准,则孩子可能会永远生活在焦虑与恐惧之中。其结果,有可能是孩子逃避欲望,阉割自我;有可能是强迫性地追求成功,而忘记了生活本身。唯结果论的教育模式,缺乏对过程的陪伴和认可,还会催生“非黑即白”的两极化思维模式和构建来访者内心的施受虐关系。从而为来访者的心理障碍的产生和发展壮大,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短视频链接:https://www.douyin.com/video/7313897071273102601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我要你为我骄傲--咨询结束十年后与来访者的对话 -2024-09-18
- 拖延:化解自恋冲突的如来大法--拖延症背后隐藏 -2024-09-10
- 饕餮、蛋壳与大象--长程心理咨询的本质 -2024-08-19
- 自恋导致的自卑、抑郁和社交恐惧——隐匿性自 -2024-08-14
- 你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你应该去S!--从小做到大 -2024-08-06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