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所谓“否认”心理防御机制,通过对客观现实的拒绝,来维持自己优秀或特殊的自恋幻想。当然,扭曲现实是要付出代价的,制造自己人生的悲剧或者精神痛苦就是代价。 需要说明的是,正常人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会使用“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来缓和突然和巨大的精神打击,避免心理崩溃。例如,当我们接到亲人去世或者自己身患绝症的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否认,“不可能,你搞错了吧”。 这就为自己做好心理准备,接受打击提供了宝贵的心理缓冲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否认这种心理防御机制,是有积极的保护意义的。
但如X夫人一般,在面对重大的人生选择问题上,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观察选择收集信息,需要谨慎决策却使用“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拒绝真相,那我们就有理由怀疑这个人的人格发展出现了偏差,可能导致病理性的悲剧后果。 |
通知公告:
- 离婚了,怎么给孩子说? -2024-06-21
- 我要你为我骄傲--咨询结束十年后与来访者的对话 -2024-09-18
- 拖延:化解自恋冲突的如来大法--拖延症背后隐藏 -2024-09-10
- 饕餮、蛋壳与大象--长程心理咨询的本质 -2024-08-19
- 自恋导致的自卑、抑郁和社交恐惧——隐匿性自 -2024-08-14
- 你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你应该去S!--从小做到大 -2024-08-06
- 死亡母亲——症状的保护机制与积极意义 -2024-06-26
- 伴全能之无能感——无法言说的“全能痛楚” -2024-06-24